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一周缓解抑郁,疗效持续维持!小分子疗法即将递交监管申请
发布时间: 2024-07-12     来源: 药明康德

Intra-Cellular Therapies今天宣布在研疗法lumateperone作为抗抑郁药物的辅助治疗,在治疗抑郁症(MDD)的3期临床试验502中获得积极顶线结果。该公司预计将在2024年下半年向美国FDA提交lumateperone的补充新药申请(sNDA),作为辅助疗法治疗MDD。

在502研究中,作为抗抑郁药物的辅助治疗,每日一次服用的lumateperone达到了主要终点,在第6周时与安慰剂相比,显示出在蒙哥马利-阿斯伯格抑郁评分表(MADRS)总评分上的统计学显著和具有临床意义的减少。在调整后的意向治疗(mITT)研究人群中,lumateperone组MADRS总分比基线减少14.7分,而安慰剂为10.2分(平均差异为-4.5分;p<0.0001)。值得一提的是,在第1周就观察到与安慰剂相比在MADRS总分上的数值改善(p=0.0504),并在第2周开始出现统计学显著差异,并在整个研究期间保持。

Lumateperone还达到了研究的关键性次要终点,在第6周时显示出在临床总体印象严重程度(CGI-S)评分上与安慰剂相比统计学显著和具有临床意义的减少(p<0.0001)。从第3周开始在CGI-S评分上与安慰剂相比显示出统计学显著差异,并在整个研究期间保持。

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快速抑郁症状自评量表(QIDS-SR-16)测量,lumateperone显著改善了患者报告的抑郁症状(p<0.0001)。QIDS-SR-16是一种由患者评定的16项量表,用于评估抑郁症症状的严重程度。它评估了抑郁症的多个关键症状:包括失眠/嗜睡、情绪低落、食欲/体重变化、自我认知障碍、注意力困难、兴趣/愉快感丧失、自杀意念、精神运动性激越和疲劳。

Lumateperone总体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事件(≥5%且超过安慰剂两倍)是头晕、嗜睡、口干、恶心、腹泻和疲劳。不良事件大多为轻至中度,并在研究过程中自行缓解。

Lumateperone是一种口服、每日一次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它已经获得FDA的批准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以及辅助治疗成人1型或2型双相情感障碍相关的精神分裂症和抑郁发作。虽然其作用机制尚未得到完全澄清,但已知其疗效可通过中枢5-羟色胺受体2A(5-HT2A)的拮抗活性和中枢多巴胺D2受体的突触后拮抗活性联合介导。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