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喝牛奶拉肚子的,你不是一个人!
发布时间: 2023-07-13     来源: 药春秋

 你有没有过大量喝牛奶的时候出现了肚子咕噜咕噜的不舒服,甚至腹胀腹泻的情形?以至于很长时间你看到牛奶都本能的抗拒。

乳糖不耐受症(Lactose intolerance)在国内是非常流行的问题,一般认为在中国有过半的人数被此问题困扰,甚至有一些研究认为100%的亚洲人都有某种程度的乳糖消化不良的问题。

如果你随便问一个人喝牛奶会不会肚子不舒服或拉肚子,相信你很容易得到肯定的回答,而这些人当中有大部分人是因为乳糖不耐受症引起的。

那究竟什么是乳糖不耐受呢?

乳糖不耐受是指摄入牛奶或母乳后,由于肠道中缺乏分解乳糖的酶,乳糖在肠道中不能被消化吸收而导致的一系列腹泻、腹胀等症状。

乳糖不耐受的发生,是因为身体中没有充足的乳糖酶来完全消化牛奶中的乳糖,如此一来,乳糖就会在肠道中堆积、被微生物利用,进而导致腹泻等症状。

事实上,天生就有乳糖不耐受的人非常少,大部分人在婴幼儿时期都可以正常消化乳糖。如果断奶之后,很长时间不吃乳制品,或者成年后有一段时间没有摄入乳制品,就有一定的概率发生乳糖不耐受。

道理很简单,由于长期没有喝牛奶的习惯,人体内的乳糖酶工厂基本处于停工状态,而当你某一天突然喝牛奶时,工厂里的“工人”们就会措手不及,一时无法分解乳糖。乳糖直接进入结肠,再被结肠细菌代谢后产生气体,一系列的不适症状就此产生了。

最早规律喝牛奶的人是西欧早期的农民和牧民,他们是最早一批和家养动物生活在一起的人类。如今,饮用牛奶在北欧、北美和许多其他地方都成为了惯例。

我国是乳糖不耐症的“重灾区”,但这其实并不能怪我们,因为古人喝牛奶的历史也并不久远。《史记》记载“匈奴之俗,人食畜肉,饮其汁衣其皮”,可见当时人们认为喝牲畜的奶是蛮夷的作风。后来随着少数民族的南下,古人才渐渐有了喝牛奶的习惯。

所以第一批喝牛奶的欧洲人就比我们先进化了。有些人在进入成年后仍能保持乳糖酶的活跃状态。乳糖耐受性使得他们能够在无副作用的情况下继续喝牛奶。这是DNA中控制乳糖酶活动的那部分发生突变的结果。乳糖耐受性的特征被进化所青睐,如今这种耐受性在一些人群中已非常普遍。

在北欧,超过90%的人都是乳糖耐受。非洲和中东的部分人口也如此。但乳糖耐受性在很多人口中还是很罕见:仍有许多非洲人不具有这一特性,在亚洲和南美也不常见。

如何解决乳糖不耐呢?

乳糖不耐受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等方法来处理。如果是病情比较严重,已经出现了腹泻、呕吐等症状,那么就需要进行急性期治疗,这样才能快速的减轻身体症状,避免脱水、休克等危急情况发生。

饮食控制

应严格控制饮食,禁止食用高乳糖食物,避免空腹时进食低乳糖食物,才能减轻乳糖不耐受引起的各种症状。

对于需要长期喝奶粉的婴幼儿患者,还应注意及时调换配方奶粉,选择无乳糖奶粉。此外,还可以选择大豆奶粉来替代牛奶,但这种方法不宜长期使用,否则就可能造成营养不良。

药物治疗

益生菌具有促进乳糖酶恢复、产生乳糖酶、酵解乳糖等多种作用。所以在平时可以适当补充益生菌,如乳酸菌素片、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就能控制病情,促进身体恢复。不过,由于益生菌的种类较多,所以患者在服用前应咨询医生,才能避免用错药物。

急性期治疗

乳糖不耐受可引起腹泻、呕吐、肠绞痛等多种症状,严重时还可造成脱水或休克。对于这种情况,患者应积极处理,通过纠正脱水、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处理,同时注意病情监测,坚持记录腹泻情况,才能改善身体症状。

乳糖不耐受长期不治疗会引起慢性腹泻,诱发贫血、佝偻病等并发症。所以在确定这种疾病后,应尽快处理,以免延误病情。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