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速至,多地发布高温预警,甚至频破历史记录。高温中暑随之而来,其中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为何易被中暑“盯上”?如何做到早预防、早识别进而安然度夏?
中暑原因有多种
在炎热的夏季,高温、高湿、强热辐射天气可能会造成人体的体温调节、水盐代谢以及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出现一系列生理功能改变。
而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比如心脏泵血功能、下丘脑调节功能及汗腺功能等,尤其合并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时,他们对“高温”的感受能力差,身体散热能力下降,汗腺功能减退,身体很难散热,最终导致对高温不耐受。当机体不能够适应和耐受环境高温(高于32℃)、高湿(大于60%)和无风状态时, 体内产生的热量多于散发的热量,会导致发生热量蓄积、体温上升,进而中暑。
生活环境及习惯亦是影响因素。部分老年人居住环境狭小、通风差,或者生活节俭,温度很高时也不愿开空调、风扇等,都是体温持续升高的诱因。
中暑症状需识别
老年患者的中暑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表现为食欲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鸣、动作不协调;严重者会出现神志模糊、谵妄、昏迷或合并肢体抽搐、二便失禁等。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观察,根据中暑级别采取不同的应对措施。
1
先兆中暑
体温正常或略升高。多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发酸、注意力不集中及动作不协调等症状。如及时转移至阴凉通风处,并补充水分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
2
轻症中暑
体温可达38.5℃或以上。除头晕和口渴外,常伴有面色潮红、大量出汗及皮肤灼热等表现,或出现四肢湿冷、面色苍白、血压下降和心跳加快等症状。如及时处理,数小时内可恢复。
3
重症中暑
如果没有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这类中暑又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或者混合型。
1
热痉挛
大量出汗导致血中钠、钾浓度急速降低,常伴有口渴、大量饮水。中暑发生时肌肉会出现阵发性的痉挛伴收缩痛,常见于小腿。体温一般正常。
2
热衰竭
血容量不足,脑部暂时供血不足而晕厥。主要症状为头昏、头痛、多汗、口渴、恶心、呕吐、皮肤湿冷、血压下降、心律紊乱、轻度脱水。体温正常或稍高。
3
热射病
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中(多从事体力劳动),身体产热多而散热不足,导致体温急剧升高。发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继而无汗、呼吸浅快、脉搏细速、意识障碍,严重者可产生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等。体温高达40℃以上。
预防中暑做功课
预防中暑是老年人夏季的一项“重要功课”。高温天气,老年人应特别注意从吃、住、行及情绪方面等进行预防。
1
吃
夏季饮食宜清淡,不建议吃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可适量吃些瘦肉、鱼、鸡蛋、蔬菜及瓜果等应季的食物;西瓜、荔枝、蚕豆、荞麦、大枣和薏米有祛暑生津功效;菊花茶、枸杞茶及决明子茶等搭配着煮食,可以缓解口干舌燥和烦躁易怒症状;酸梅汤、山楂、乌梅、甘草及洛神花等则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可以备些淡盐开水。不要等“口渴”了才喝水,那时身体可能已经处于缺水状态了。
家中应备些防暑降暑药,如十滴水、仁丹、藿香正气水等。特别提醒,风油精对中暑无效。
2
住
夏季尽量在有降温设备的室内活动及居住。家中装有空调,应将温度调到26℃~28℃,不宜过低;没有空调可以选择电风扇来加快空气流动,起到散热作用。同时要注意,日常室内通风很重要。
此外,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睡眠,适当午睡。
3
行
高温时段(12~14时)尽量减少出行,更要避免长时间在高温、高湿环境下活动,可以选择早晨或者晚上较为凉爽的时间。另外建议穿轻便、浅色、宽松、透气的衣服,配上遮阳帽或者遮阳伞,助于散热及防晒。
外出时一旦身体不适,立即到通风阴凉的地方休息,补充水分,必要时及时就医。
4
情绪
保持情绪稳定、愉悦。夏季高温酷热,情绪易烦躁,血液循环加快,心脏负担加重,老年人更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应坚持服药,避免情绪波动。
防暑降温不宜“过”
夏季防暑降温固然重要,但对老年人也要讲究“度”,日常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不宜久处阴凉潮湿处
夏季的树荫、楼道和凉亭都是避暑的好地方,但如果过于潮湿阴凉则不宜久待,更不应毫无铺垫地直接躺下。老年人长时间待在这种地方,容易患中风、偏瘫、鼻塞和皮肤湿疹等疾病。
2
不宜过食冷饮
冷饮是夏季降温常见的零食,但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频繁大量进食冷饮会对胃肠道产生较强刺激,减慢其蠕动且减少血液循环量,是一种不良的物理性刺激。老年人偶尔可适量进食,不可过量。
3
不宜久吹电风扇或空调
电风扇或空调的冷风易使老年人皮肤血管收缩,血流受阻,导致肌肉酸痛。患有肩周炎、头痛、颈椎病和面肌麻痹的老年人更要注意使用时长,不可长时间让空调或电风扇直接对着身体吹。
4
不宜暴冲暴洗冷水澡
从高温环境到冷水环境,体温骤然下降,可引起血管异常收缩,易诱发老年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且会造成筋骨受寒及关节疼痛。
5
不宜滥用消暑药物
许多解暑药通过神经系统发挥作用。老年人神经系统功能衰退,如果多服或常服消暑药会造成神经调节失常,在选用时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可以通过进食绿豆粥、扁豆粥、荷叶粥以及薄荷粥等“解暑药粥”,来预防中暑。
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