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外表不过五十,身体机能却已垮成七旬模样;也有人年逾花甲,精神矍铄,行动利索,仿佛返老还童。许多人误以为年纪大了自然“衰弱”,其实真正的衰老,不看岁数,而是看身体有没有发出这些信号。在我多年坐诊中发现,中年以后,一旦出现以下8种表现,就该敲响健康警钟。
您自己有没有这些现象?不妨边看边数,再对照自家亲人,一起把这些“信号灯”关上。图片
1. 睡眠变浅,醒来频繁
人睡着,是为了闭目养神,让五脏休整。如果夜里动不动就醒、早起还困倦,说明心肾不交、气血不安,代表身体修复力下降。
中医讲“夜卧早起,阴阳失协”。当睡眠不稳,人的免疫力、思维状态和气血运行都会变差,久之可引起心慌心悸、易怒健忘。
您最近是不是也常做梦,翻来覆去、早上睁眼还累?这可是“身心俱疲”的隐形信号啦!
2. 手脚发凉,即便天热也不缓
气血旺则温,血虚则寒。若入夏手脚仍冷,说明阳气不足、血行受阻。“四肢为诸阳之本”,气血一弱,下肢冷如冰,已是脏腑气机乏力之象。
尤其女性,更应关注手脚温暖与否,这直接反映着脾肾之虚实。
试试现在摸摸自己脚心,是温热,还是发冷渗寒哪?这样的小动作,其实是在“探肾气”。
3. 腰酸背痛,活动有声响
腰为肾之府,肾为先天之本。若腰酸乏力、喜按怕凉,说明肾精渐失。关节响动,更是筋骨韧性下降的表现,是“骨枯筋弱”的早告。
动则有响、止则不稳,人就像“年久风箱”,走远一点都觉吃力。
朋友们,最近有没有觉得站久一点腰就酸?还是蹲下起身要扶椅子?这是筋骨提醒您:阳气该补一补了!
4. 皮肤暗沉,眼圈发黑
中医常讲“气血足,皮肤润”。若脸色灰黄、唇色淡、眼圈发乌,多因肝肾不足,导致精血不充外泛,也是早衰的重要标志。
尤其黑眼圈,一看就是“血不循经”,本为美颜之区,现在却成“疲劳印章”。
有没有想过,这不是“昨晚没睡好”,而是长期透支身体,导致“精不守神”的结果?
5. 饭量小,消化慢,常腹胀
脾胃是后天之本,若吃什么都容易胀、排泄欠通畅,往往是中气不足、运化滞缓的表现。
脾虚则四肢乏力,饭后不饱反困,日久难胖,且情绪易低落。这种从内部开始的“功能性萎缩”,很易被当成“小毛病”而忽略。
您是不是每次吃个水果就撑?或是一碗饭后要坐半小时缓?别小看,这是消化力渐衰之意。
6. 记性下降,说了就忘
“肾藏精,精生髓,髓通于脑”,这话老祖宗早就说过。记忆不好,不是脑累,是肾精不足,无法上达脑髓。
很多人会说“年纪大,健忘很正常”。不!这不叫正常,而是身体发出的“脑疲软”信号。
问问自己,这个月,是不是钥匙、水杯、手机常忘放哪?如果经常出现,很可能您肾气已经“冒烟”了。
7. 起身乏力,总觉疲惫
早晨醒后,若仍困顿、懒动、无力,就不是“睡少”那么简单,而是精气不足。《黄帝内经》说“精满自胜”,意思是体内元精充足,人才精神旺盛、行动有力。
疲惫不只是累一点,而是源头被掏空了。气不生力,行动自然受限。
您是不是起床要坐床边缓半天?那可需赶早调养,不然久了连饭都不香了。
8. 情绪波动,易怒或敏感
中老年阶段,阳气由盛转衰,五志易波,情绪变化比年轻人来得突兀剧烈。动怒、抑郁、焦虑等,会反过来加重心肝负担,使五脏机能更弱。
脾气急了,心也不静,睡也不安,食也不甘,身体自然越发虚浮。
您最近是不是动不动就发火?明明很小的事,却一生气就心跳加快、面红耳赤?这就是情志阴阳失衡了。
想逆龄,不靠药,全靠“四调法”
① 调作息:早睡早起,勿熬勿赖,天地纳息,顺乎阴阳才不老;
② 调饮食:少盐少糖,食粥暖胃,晚饭七分足够;
③ 调气血:每日温水泡脚,收气安神,气通不老;
④ 调情志:学会闲中有趣、静中有音,胸中无火,寿自延长。
我每日晨起三动(张口、揉腹、提肛),夜眠前三静(热水足浴、闭目沉思、深息三轮),几十年从不间断。身子硬朗,笔墨不断,这靠的就是内调不怠。
关于相关收费标准的公示
根据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关于召开会长办公会的通知
各会长、副会长单位: 根据四川..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组织召开
2025版《中国药典》将于2025年10月..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