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呼吸生物制剂大冲刺:阿斯利康火力全开,瞄准下一场创新浪潮
发布时间: 2025-08-13     来源: 氨基观察

 

千亿呼吸市场,变革一触即发。


对于中国近一亿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数千万哮喘患者[1],以及其他庞大呼吸道疾病患者群体来说,传统小分子药物虽功勋卓著,但重度、难治性患者仍面临巨大且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随着对疾病机制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呼吸生物制剂横空出世,凭借精准靶向致病通路的特性,实现了疗效、安全性的双重获益。国内市场正加速起步,根据山西证券预测,国内呼吸和免疫药物的市场规模到2028年将达到2044亿元[2]这也意味着呼吸治疗领域里,正加速向生物制剂精准治疗时代转型。


全球药企早已闻风而动。作为深耕呼吸领域长达半个世纪、最早将呼吸雾化药物引入中国的跨国巨头——阿斯利康,再次展现出其前瞻性布局及引领行业变革的雄心。


从其首个呼吸生物制剂的破冰起航,到生物制剂创新管线布局的全面拓展,再到推动诊疗变革、促进共同健康,阿斯利康正以深厚积淀和锐意创新,在呼吸慢病生物制剂治疗时代迎来治疗领域布局的再度“升维”。

 


/ 01 /

躬身入局,全面布局呼吸生物制剂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国有近4600万哮喘患者,其中8-10%为重度哮喘[3-5]。过去十数年,小分子药物不断迭代,已构建轻、中度哮喘患者的治疗基石。


然而,重度哮喘患者仍存在极大的临床未满足需求。数据显示,近80%的重度哮喘患者未得到有效控制[6]。生物制剂的面世,为他们带来了革命性的曙光。


在新的浪潮中,阿斯利康再次展现出强大的战略定力与执行力。2024年8月,其精准靶向嗜酸性粒细胞(EOS)的呼吸生物制剂正式在中国获批上市,成为阿斯利康中国呼吸生物制剂布局的“开篇之作”。EOS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扮演关键角色。有研究分析表明,我国76.8%的重度哮喘患者发病受到EOS驱动[7]。时隔一年,该生物制剂又获批新适应症,覆盖儿童与成人重度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的患者,为国内患者带来全新治疗的选择。


当前,阿斯利康正在加大呼吸生物制剂的投入。在业务架构层面,一个强烈的信号于近期释放: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进行了重大战略调整,分别成立呼吸生物制剂及自体免疫事业部、呼吸吸入事业部。


所有的组织架构调整,最终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服务。新成立呼吸生物制剂及自体免疫事业部表明,阿斯利康正将生物制剂业务视为未来的关键增长引擎之一。据悉,目前该事业部正在为首个呼吸生物制剂组建专队,近期在加速招募第二批行业人才,投入重兵进行专业化深耕,以求早日惠及更多患者。


/ 02 /

聚焦患者所需:“硬核”研发管线,拓宽创新治疗方案


以阿斯利康为代表的药企持续创新,为中国无数患者带来了希望,但现实挑战依然严峻。


作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重点攻坚领域,呼吸慢病的防治形势不容乐观:COPD患者近1亿且已成我国第三大致死疾病、哮喘患者近4600万并呈逐年上升趋势[1]


庞大的患者背后,是对更精准、高效、安全性良好治疗方案的迫切需求。生物制剂的诞生恰逢其时,也吸引了诸多药企加速布局,在新的蓝海争夺一席之地。如何在这场日趋激烈的角逐中保持领先?阿斯利康的底气源于双重“硬实力”。


首先是超过50年深耕铸就的深厚积淀。从早期引领雾化、吸入疗法革新,到吸入二联、三联制剂的广泛应用,阿斯利康的每一步都深刻改变着临床实践。


这意味着阿斯利康对呼吸治疗领域及行业的理解极为深刻。凭借过往强劲的呼吸产品管线,阿斯利康已建立起覆盖全国、扎根广大基层的商业化网络和学术推广能力。这种先发优势与经验沉淀,夯实了其转型呼吸生物制剂的坚实根基。


其次是强大的底层创新实力与管线布局。 阿斯利康持续斥巨量资源投入研发,前瞻性布局慢病领域生物制剂研究。目前,其呼吸及自体免疫的生物制剂产品管线正全面铺开。据阿斯利康官网显示:截至7月29日,其呼吸及自体免疫领域共15条在研管线[8],形成了从靶点(嗜酸性粒细胞到炎症上游靶点)到适应症(哮喘、COPD等呼吸系统疾病,到克罗恩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体免疫疾病)的全面布局。其中,10项临床研究为生物大分子药物,且III期临床管线均为生物制剂,显示出全面拥抱生物疗法的决心。据了解,预计到2030年,阿斯利康还将在中国引入3款呼吸领域革新性药物,其中包括2款生物制剂及多个适应症。


这种以患者需求为核心,围绕疾病机制、靶点进行系统性创新的能力,是阿斯利康在日趋激烈的生物制剂竞争中,保持领先的核心竞争力。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