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公示,葛兰素史克(GSK)申报的利奈昔巴特片拟纳入优先审评,适用于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成人患者的胆汁淤积性瘙痒。公开资料显示,这是GSK在研的回肠胆汁酸转运蛋白(IBAT)抑制剂linerixibat。该产品的新药申请(NDA)已经于今年6月获美国FDA及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受理,适应症为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成人患者的胆汁淤积性瘙痒。
PBC作为一种胆汁淤积性肝病,会导致肝脏胆汁流动受阻。由此引发的循环胆汁酸过量被认为是胆汁淤积性瘙痒症(一种无法通过抓挠缓解的内源性瘙痒)的致病因素。该瘙痒可发生于PBC疾病或生化控制的任何阶段,严重程度各异,约90%的PBC患者会出现此症状。虽然PBC一线治疗可控制约70%患者的病情,但无法减轻瘙痒的严重程度或影响。胆汁淤积性瘙痒症是一种可能致残的严重病症,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疲劳、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可能在未出现肝功能衰竭的情况下需进行肝移植。
Linerixibat是一种IBAT口服抑制剂,具有治疗与PBC相关的胆汁淤积性瘙痒的潜力。通过抑制胆汁酸重吸收,linerixibat可减少循环中多种瘙痒介质。美国FDA和EMA已授予linerixibat用于治疗与PBC相关的胆汁淤积性瘙痒的孤儿药资格。
Linerixibat此前已经在3期临床试验GLISTEN取得积极结果。GLISTEN是一项双盲、随机、安慰剂对照的3期试验,共纳入238名伴胆汁淤积性瘙痒的PBC患者,初始按1:1比例随机分配至活性药物组和安慰剂组。主要分析评估了linerixibat相较安慰剂的疗效和安全性。
GLISTEN试验达到主要终点,结果显示,接受linerixibat治疗的患者(n=119)在24周内瘙痒显著改善,优于安慰剂组(n=119)。通过最严重瘙痒程度的数值评分量表(WI-NRS)进行评估,两组之间的最小二乘均值差为-0.72(95% CI:-1.15,-0.28,p=0.001)。该结果显示,linerixibat有望缓解PBC患者的一项主要症状——顽固性瘙痒。该研究还达成多个关键次要终点,包括第2周瘙痒评分改善及24周内瘙痒相关睡眠干扰评分的改善,具体表现如下:
瘙痒改善起效迅速,第2周即优于安慰剂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最小二乘均值差为-0.71,95% CI:-1.07,-0.34,p<0.001),且疗效在整个试验周期内持续维持。在24周的治疗周期中,与安慰剂相比,linerixibat显著改善了瘙痒引起的睡眠干扰,该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显著。到第24周,linerixibat组中有56%的患者瘙痒评分改善具有临床意义(WI-NRS降低≥3分),而安慰剂组为43%,治疗组之间的差异为13%(95% CI:0,27)。
[1]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官网. Retrieved Jun 28, From https://www.cde.org.cn/main/xxgk/listpage/4b5255eb0a84820cef4ca3e8b6bbe20c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组织召开
2025版《中国药典》将于2025年10月..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