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12.5 亿预付款!三生制药携 PD-1/VEGF 双抗 “联姻” 辉瑞
发布时间: 2025-05-23     来源: CPHI制药在线

5月20日,三生制药宣布与跨国药企辉瑞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围绕创新型PD-1/VEGF双抗药物(研发代号SSGJ-707)签署全球许可协议。根据协议条款,三生制药及其子公司沈阳三生将向辉瑞授予该药物在除中国大陆以外全球市场的独家权益,涵盖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及后续开发等全产业链环节。中国大陆地区的商业化权益则由三生制药方保留。       


三生制药将获得12.5亿美元的预付款,并可根据药物研发进度、监管审批进展及实际销售表现,累计获得最高48亿美元的阶段性付款,所有款项均为不可撤销且无抵扣条款。此外,协议还包含基于合作区域产品净销售额的双位数百分比分级特许权收益条款。


 



















SSGJ-707的“硬核”底气

 


作为基于三生制药专有CLF2平台开发的PD-1/VEGF双抗,SSGJ-707通过同时抑制免疫检查点PD-1和血管生成因子VEGF,理论上能够实现“双通路阻断”,既激活免疫系统攻击肿瘤,又切断肿瘤的血液供应。这种机制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II期临床中已展现出色效果: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达70.8%,疾病控制率(DCR)100%;联合化疗时,鳞状与非鳞状NSCLC的ORR分别达到81.3%和58.3%。对比当前PD-1单抗约20%-30%的ORR水平,这样的数据无疑具有“best-in-class”的潜力。今年4月,该药物获得中国药监局的突破性疗法认定,进一步验证了其临床价值。


 



















辉瑞为何选择三生制药?

 


作为全球制药巨头,辉瑞近年来在中国市场动作频频,从PD-1抑制剂到新冠疫苗的布局,始终瞄准高附加值领域。三生制药没有选择常见的CD3/TAA双抗路径,而是押注PD-1/VEGF这一组合。VEGF过度表达已被证实会促进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与PD-1抑制剂联用可产生协同效应,这正是罗氏“T+A方案”在肝癌治疗中成功的基础,而将两个靶点整合到同一分子中,不仅能简化给药方案,还可能通过空间构象优化增强疗效。从商业层面看,全球PD-(L)1市场虽被Keytruda和Opdivo垄断,但双抗赛道仍处于早期竞争阶段。辉瑞选择此时高价入场,既是对三生技术平台的认可,也与其自身在PD-1领域的战略短板密切相关,其PD-L1单抗Bavencio自2017年获批以来,市场份额长期不足2%,在默沙东Keytruda的压制下几无存在感。此次合作或许也是辉瑞对错失PD-1红利的补救。

       

 



















一场惺惺相惜的联姻

 


与传统的“一锤子买卖”不同,协议中嵌入了多层次利益绑定机制:首付款占比高达总潜在金额的21%,且包含股权认购,辉瑞将以1亿美元购入三生制药股票、梯度销售分成、中国市场优先选择权等条款。


对三生而言,这种模式的优势显而易见。一方面,12.5亿美元的首付款可立即缓解创新药研发的现金流压力,而股权纽带增强了辉瑞长期投入的动力;另一方面,保留中国市场的开发主导权,既规避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也为未来国内医保谈判预留了主动权,正所谓,进可攻,退可守。反观辉瑞,通过获得除中国外的全球权益,不仅能快速填补PD-1产品线的空白,还可借助自身商业化网络最大化双抗价值,其2024年与康方生物合作开展的依沃西单抗(PD-1/VEGF双抗)联合ADC药物的临床试验已显示出“双抗+ADC”组合的广阔前景:在HER2阳性胃癌患者中,联合疗法的ORR较单用ADC提升近40%。这些都为SSGJ-707未来与辉瑞管线中多款ADC药物的联用埋下伏笔。


这场合作,恰逢全球双抗市场的关键节点。默沙东、罗氏等巨头正疯狂布局,康方生物的依沃西单抗已通过Summit公司推进海外III期临床,百利天恒的BL-B01D1(双抗ADC)更以8亿美元首付款“卖身”BMS。而SSGJ-707的出海,既是中国创新药实力的“硬核证明”,也折射出行业分化的残酷现实:头部企业手握核心技术,小Biotech可能沦为代工厂。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