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恒瑞医药今日港股上市,募资近百亿港元
发布时间: 2025-05-23     来源: Insight数据库

5 月 23 日,恒瑞医药将正式在港交所上市,成为又一「A+H」两地上市的国内大药企,摩根士丹利、花旗及华泰国际为联席保荐人。
恒瑞医药本次拟全球发售 2.245198 亿股,香港公开发售占比 5.5%,国际发售占比 94.5%。根据财联社消息,恒瑞本次港交所上市不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5 月 21 日,恒瑞宣布 H 股发行定价为 44.05 港元/股。综上,本次恒瑞 IPO 总募资 98.9 亿港元。
此次 IPO 基石投资者阵容豪华,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景顺(Invesco)、瑞银资管、高瓴资本等,认购总额为 5.33 亿美元(约 41.31 亿港元)

破局重生+全球化团队注血

恒瑞医药(前身:连云港制药厂)创立于 1970 年,1990 年孙飘扬上任成为新厂长,凭借 VP16、异环磷酰胺等肿瘤产品带领药厂扭亏为盈。1997 年连云港制药厂进行改制,并更名为恒瑞医药,孙飘扬担任董事长。2000 年恒瑞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募资 4.79 亿元

自 A 股上市以后,恒瑞股价稳步攀升。2020 年,孙飘扬「功成身退」,宣布卸任公司董事长职务,周云曙接棒。同年 12 月,恒瑞迎来市值巅峰,最高市值超 6000 亿元

然而孙飘扬隐退之后,恒瑞便遭遇了「至暗时刻」。随着仿制药带量采购的推进,恒瑞收入加速下滑,再叠加创新药医保谈判降价,以及行业内同质化竞争严重等因素,恒瑞面临着巨大的业绩压力和转型挑战。

2021 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6.59%,净利润同比下降 28.41%,是恒瑞自 2000 年上市以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2021 年 7 月,仅半年左右的时间内,恒瑞市值从巅峰的 6132 亿元首次跌破 4000 亿元,直接缩水三分之一

同月 9 日,卸任董事长不久的孙飘扬再度出山,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直至董事会选出新一任董事长。

根据招股书,恒瑞 22 年、23 年和 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212.75 亿元、228.20 亿元、279.85 亿元,净利润率分别占比 17.9%、18.7%、22.6%,创新药收入从 38.1%(22 年)提升至 46.3%(24 年),三年研发投入累计 200 亿元

团队方面,恒瑞拥有一支业务精通、经验丰富、具有全球化视野的管理团队,研发团队也汇聚了来自辉瑞、诺华、默克、礼来的成员。

首席战略官江宁军先生曾任基石药业董事长兼 CEO。在他的带领下,基石药业在短短三年成功登陆港交所,五年内两款药物落地,步入商业化元年。

首席运营官冯洁女士在阿斯利康任职逾 20 年,曾先后担任全球感染、中枢神经和自身免疫治疗领域副总裁、全球商业洞察与卓越业务高级副总裁等职务,她的加盟将有助于推动恒瑞创新药全球市场开发。

创新护城河

「创新」+「国际化」双引擎战略的指导下,恒瑞已构建起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差异化创新药矩阵。截至目前,恒瑞已经有 19 款已上市的新分子实体创新药,以及包括阿比特龙、伊立替康脂质体在内的 4 款其他创新药(2 类新药)上市,形成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领域的全周期产品布局。

同时招股书显示,恒瑞未来三年将迎来创新成果爆发期,预计 2025 年、2026 年、2027 年分别获得 11 项、13 项及 23 项来自国家药监局的 NDA/BLA 批准(包括适应症拓展)

小分子药物是恒瑞最初的研究重点。从已获批的产品来看,其核心优势领域小分子药物持续领跑,已上市的 15 款小分子创新药中有多款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形成显著的商业化优势。

除了已商业化的产品以外,恒瑞的产品管线中还有多款突破性小分子药物蓄势待发。

HRS-1358 是一种可降解 ER 的新型口服小分子 ER PROTAC,可以高效、选择性地降低 ER 蛋白水平,进而抑制下游信号,发挥抗肿瘤作用。目前该药正被开发作为联合疗法治疗乳腺癌,已进展至 II 期临床

HRS-4642 是一种脂质体注射液形式的新型、强效、长效及高选择性的 KRAS G12D 抑制剂,具有同类首创潜力。除此之外,恒瑞还在寻求开发新一代口服制剂形式的 KRAS G12D 抑制剂。

SHR7280 是恒瑞自主研发的新型口服小分子非肽类 GnRH 受体拮抗剂剑指辅助生殖领域全球首款口服药物 GnRH 受体拮抗剂。 25 年 4 月,恒瑞就该药和默克达成一项授权许可协议,首付款为1500 万欧元

基于在小分子药物发现和开发方面的经验,恒瑞已实现从传统小分子向前沿技术平台的战略跃迁,借此涵盖更广泛的药物形式,包括 PROTAC、肽类、单抗、双抗、多抗、ADC、放射性配体疗法(RLT)及寡核苷酸等。

HOT-Ig 和 HART-IgG 都是恒瑞的双抗平台,前者利用人体的遮蔽蛋白和肌联蛋白的免疫球蛋白样结构域取代 CH1/CL 结构域,避免重链和轻链错配,能够开发多种构型、极高稳定性、对多样序列高度兼容的双抗;后者开发的双抗具有强大的物化特性及良好的成药性,并与其他工程/偶联技术相兼容,可用于开发双抗偶联药物。

SHR-2017 是恒瑞基于双抗平台研发的一款具备同类首创潜力的 RANKL/NGF 双抗,用于预防实体瘤骨转移患者骨相关事件。目前该药已启动一项 Ib 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其在实体瘤骨转移患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特征、药效学和疗效。

SHR-1139 是一款靶向 IL23A 和 IL36R、具备同类首创潜力的双抗,目前已在国内进入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 II 期临床研究。

HRMAP 是恒瑞的模块化 ADC 创新平台,包含具有不同 MOA 的有效载荷、最佳连接子/偶联方式,以及成熟的抗体发现和工程能力。基于该平台,恒瑞已有 10 余个新型、具有差异化的 ADC 分子成功推至临床,6 款产品实现国际同步开发,包括瑞康曲妥珠单抗(HER2 ADC)SHR-A1904(CLDN18.2 ADC)及 SHR-4849(DLL3 ADC)

此外,恒瑞通过对平台进行模块化演进迭代,借助 ADC 平台,成功拓展了一系列新的 AXC 药物,X 可以是肽类、寡核苷酸或小分子蛋白降解剂,包括率先开发的降解剂抗体偶联物(DAC)抗体寡核苷酸偶联物(AOC)

上一篇:港澳中成药内地上市注册政策出台 下一篇:12.5 亿预付款!三生制药携 PD-1/VEGF 双抗..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