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创新药一哥拆出一家“CRO”
发布时间: 2024-03-08     来源: E药经理人

当“创新一哥”百济神州将一家全资子公司股权剥离,意欲何为?

撰文| 晓琴
编辑| 彡氜

一则来自“创新一哥”百济神州的最新公告,在产业界引发不少关注。

3月5日晚间,百济神州公告指出,为整合并优化公司与全资子公司Pi Health,Ltd.(简称“Pi Health Cayman”)的资源配置和业务目标,Pi Health Inc.(简称“Pi Health”)拟以各方共同认可的4179.84万美元的估值,对公司全资子公司Pi Health Cayman进行吸收合并,公司将直接持有Pi Health相应股权,同时Pi Health将引入外部投资人共同推动其在医疗健康行业开发软件、分析和研究解决方案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经营。

值得注意的是,这则公告中强调,本次交易完成后,Pi Health整体投后估值为9276.4万美元,百济神州将持有Pi Health 42,405,571股A类优先股,持股比例为45.71%,低于50%,且Pi Health的董事会将由5名董事组成,其中百济神州仅有权指定一名董事,百济神州无法控制Pi Health的经营、财务决策或主要经济活动,因此将无法控制Pi Health。

简而言之,相当于百济神州剥离出旗下一家全资子公司股权,对其失去控制权,此举意欲何为?

作为该事件中的最大主角,Pi Health Cayman的企业发展史并不算太长,由百济神州于2021年设立,是一家致力于健康技术和研究的医疗科技公司,昔日设立目的主要是为了加强百济神州的数据分析和临床研究能力。

这一设立目的倒并不奇怪,“数据分析和临床研究”被业内视为所属CRO业务范畴,而一贯走在国际化前列的百济神州自2015年始在全球自建临床团队,也逐渐在此期间完成了从与CRO合作到自建团队负责海外临床开发的转变。

时至今日,仍会有人不理解百济神州建立庞大临床团队的逻辑,对此百济神州全球研发负责人汪来曾多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当有足够多的海外临床试验数量时,自建内部团队会是一个更为“划算”的事情。而另一重要的意图是,百济神州希望通过临床积累的数据来辅助研发决策,这是它研发全球化发展的立足点之一,Pi Health Cayman的设立或也是百济期间落下的重要一子。

时转势移,虽然Pi Health Cayman最初增强了百济神州的数据分析和临床研究能力,但制药开发和医疗软件开发之间的战略重点和运行逻辑并不一致,百济神州决定对其进行股权剥离。在此次剥离股权之前,Pi Health Cayman其实尚未实现收入。

除了“双方使命和目标不一致”这一原因,百济神州在公告中还透露出了另外两大原因:

一方面,百济神州认为,剥离过后,有助于Pi Health Cayman独立自主建立客户信任,独立性或将使Pi Health Cayman能够扩大其客户群。

过往,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是,当Pi Health Cayman 为一系列医疗健康、生物制药和研究客户提供服务,客户主要还是将 Pi Health Cayman 视为百济神州的延伸。而剥离后,Pi Health将作为一家独立公司继续发展,可在整个医疗健康生态系统中建立相互信任的合作伙伴关系,而不必担心数据、知识产权或关系存在于相互竞争的制药公司中。这也是不少制药企业自建CRO曾面临的困境。

另一方面,合规性考虑也是主要考量因素。百济神州与其全资子公司Pi Health Cayman之间围绕药物开发、临床试验或数据共享的互动可能会受到伦理委员会或监管机构的审查,而剥离Pi Health Cayman可降低这一风险。

回过头再来看,该事件中另一主人公Pi Health又是谁?

翻开该公司的历史,可以算是妥妥的新生代,成立刚半年。由四位创始人(Geoffrey Kim、Bobby Reddy、Chao Liu 和 Rajuli Lall)于2023年8月25日共同设立。值得一提的是,这几位创始人均曾为百济神州下属子公司的员工。另在本次交易前,Pi Health 尚未实际开始运营,未来计划为医疗健康行业开发软件、分析和研究解决方案。

随着这则公告的正式发布,也意味着Pi Health Cayman正在完成身份转变,从百济神州全资子公司将转变为为一家独立公司继续发展,不过仍与百济神州保持合作关系。对于此前尚无收入的该公司而言,此举或对其后续发展来说更为有利,也更有利寻求外部投资人,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业务目标。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