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轮轮的震荡下,MNC在华调整逐渐沦为平常事,但阿斯利康中国此次调整却仍有些特别之处。
阿斯利康(AZ)在JPM宣布“宏伟计划”不到一周,剧烈的人事变化及架构调整,已经落地中国区。
与全球最新公布的三大业务板块战略调整相匹配,中国区主体架构也分为肿瘤、罕见病、生物制药业务,且三个业务板块负责人都直接向阿斯利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国际业务及中国总裁王磊汇报。其中,中国生物制药业务(BBU)为新增架构,囊括CVRM(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业务部)、呼吸(R&I)、疫苗和免疫(V&I)。
这是近几年来阿斯利康中国最大的一次架构调整,除了与全球架构相匹配外,产业界看到的是在通过一项项并购、BD后,梳理产品线,以发力肿瘤赛道之外的重要信号。
组织架构已到位,新增产品在路上,产业界对阿斯利康中国的关注是,能否凭借全球“宏伟计划”的加持,重夺中国区第一的“宝座”。
开年大调整背后的人事变化
这不是近年来AZ中国第一次组织架构调整,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但却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
与辉瑞中国区组织架构调整越拆越碎不同,AZ此次采取了“收”的策略。
AZ中国此前是各个业务条线的拆解或合并,并随之而来的或有负责人变化。这一次,直接划归为三大业务板块,肿瘤、罕见病不变,其余条线基本全部划归到一起,并新成立中国生物制药业务(BBU),该业务负责人由此前呼吸吸入和生物制剂事业部、香港及澳门地区负责人林骁出任总经理。
另根据所披露的信息,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事业部负责人关冬梅与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呼吸雾化、消化、疫苗和免疫疗法、自体免疫事业部负责人陈曦,将向林骁。
汇报条线的变化,也就意味着阿斯利康中国生物制药业务版图或包括呼吸吸入和生物制剂;心血管、肾脏及代谢;呼吸雾化、消化、疫苗和免疫疗法、自体免疫这三大业务板块。
伴随而来的变动还有,阿斯利康中国原肿瘤业务总经理陈康伟因为家庭原因将回到新加坡,出任阿斯利康亚洲区(AA)BBU商业负责人。肿瘤业务总经理这一棒则交给了现任阿斯利康中国总经理赖明隆。按照目前的阿斯利康中国官网也披露的组织的结构,肿瘤相关条线的事业部负责人应该直接向赖明隆汇报。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阿斯利康中国副总裁、全渠道事业部负责人刘谦,其职位也调整至阿斯利康中国全渠道事业部总经理。从职位描述来看,刘谦所负责的业务范围可能未有明显调整,但从其在官网中的排序,透露出来的明确信号是,全渠道拓展将会是阿斯利康中国业务布局的重点之一。
变化虽大,却是与全球战略同频共振。
早在前几日的JPM大会上,阿斯利康全球便公布了其“宏伟计划”,尤其提及到2030年实现“行业领先的增长”,且在五个重点领域中至少处于“前三名”。
根据最新公布的战略,阿斯利康主要分为三大业务板块,分别是肿瘤、罕见病、生物制药业务。其中,生物制药业务囊括CVRM(心血管、肾脏及代谢业务部)、呼吸(R&I)、疫苗和免疫(V&I)三大板块。
对比全球与中国区的变动,阿斯利康中国区此次调整与全球更新的战略正遥相呼应。
往往,出于企业管理的一致性,根据业务发展节奏,跨国药企中国区与全球运作需求和管理框架基本保持一致,一步步采用新组织模式并赋予新功能。
在结构设计上,则需根据当地需求和业务规模、内容进行细化设计,同样框架下的不同市场所产生影响与变化大不相同。因此,即使把全球一套组织结构搬到中国,也不妨碍在中国有不同策略,往往中国区会根据市场情况再做调整。
不过,总体而言,所有的组织架构调整背后都是围绕着产品展开,有什么样的产品就需要匹配什么样的组织架构,而本次AZ中国架构调整背后,所透露出的信号是,接下来AZ中国将在肿瘤之外的业务领域,引入更多的新产品。
阿斯利康全球储备了哪些产品力
近几年阿斯利康增长相对较快,研发成功率在MNC中数一数二。市场难得给GLP-1“双姝”之外的MNC较乐观的预期:到2030年,阿斯利康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8%(TD Cowen数据)。
2023年前三季度,阿斯利康处于III期和注册性试验中的管线达127条,超过去年,几乎与2021年全年数据持平。JPM上阿斯利康提到,2024年上半年,就有6条关键管线有数据读出,覆盖创新型ADC、寡核苷酸等。
其目的也很清晰:2024年着力拓展新适应证,打造创新平台和技术,以及加强BD。总结其现阶段扩张偏好在于,通过BD合作来夯实优势领域,通过中小额并购补足新技术领域。
并购与BD正沿着五大专注疾病领域,以及整合形成的三大“主线”进行。
肿瘤虽是阿斯利康的优势领域,也是目前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但要看阿斯利康的全新增长点,几乎集中于生物制药主线,下面集结了一款冲击阿斯利康王牌产品地位的潜在重磅药物,和一众前沿新兴技术赛道。而在其中,CVRM已经成为阿斯利康增幅最突出的支柱领域。
2023年,从几笔关键授权交易来看,阿斯利康达成了不低于90亿美元的BD合作,其中在生物制药,尤其是CVRM上的中小型补强收购和BD动作十分频繁,包括开年溢价超200%(18亿美元)收购CinCor ,补强高血压和心肾管线;与Quell合作开发针对1型糖尿病和炎症性肠病(IBD)的多种工程T调节细胞(Treg)疗法;在因临床数据不达预期而放弃两款GLP-1产品开发后,与诚益生物合作再次重押GLP-1赛道。另在疫苗上,阿斯利康以43%的溢价收购Icosavax,加码RSV赛道……
在生物制药部门下,也能深刻感受到阿斯利康很早就在心血管、肾脏、代谢、呼吸和疫苗上对研发管线多样性的追求和经验积累。如在GLP-1赛道上,2023年虽两度折戟,但阿斯利康是该赛道最早布局者之一,是第一家拥有上市GLP-1产品的药企。除去弃掉的两款产品,阿斯利康手里还有GLP-1R/GCGR激动剂及口服GLP-1R激动剂项目,接下来也将聚焦资源开发。
另在下一个百亿美元赛道——RSV上,阿斯利康早有建树。其帕丽珠单抗(Palivizumab)在1998年获批上市,是全球第一款批准用于儿童RSV感染预防的药物。另外由阿斯利康和赛诺菲合作研发的长效单抗药物Beyfortus,是目前全球首个且唯一可广泛应用于婴儿人群(出生到1岁)的单剂次RSV预防手段。
当多年的积累与新兴明星赛道相碰撞,很容易变成阿斯利康打造新重磅炸弹和明星药物的因子。
当然,阿斯利康在ADC上面的成功是此轮碰撞过程中最可圈可点的案例,这也促使其快速奠定了在肿瘤领域的地位。在收购ADC技术先驱Spirogen公司,投资ADC Therapeutics、合作第一三共后,10年时间,阿斯利康在ADC领域后来者追上,跻身第一梯队。
2023年阿斯利康与康诺亚/乐普合作Claudin18.2 ADC,引进礼新医药GPRC5D ADC产品,再度透露出阿斯利康有意在该领域继续深耕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继乳腺癌全线布局之后,阿斯利康在ADC领域的布局会从大适应证开始的信号同样明显。
Enhertu正在进行多项III期临床研究,多数围绕乳腺癌适应证,横跨1L、2L、3和辅助治疗等,几乎对乳腺癌治疗全方位覆盖。关于Enhertu的研究还将适应证拓展到了胃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等同样较大的领域。
此外,与康诺亚/乐普生物在Claudin 18.2 ADC上的合作,也是对大适应证的又一次赌注。
除了肿瘤,曾以390亿美元收购大举进入罕见病领域后,阿斯利康现有罕见病产品已成为其难以忽视的新增长点。得益于新适应证获批和全球市场持续渗透,罕见病药物Ultomiris 增长迅猛,2023年前三季度同比增幅为56%。
回过头来,纵观阿斯利康整体的布局,几乎覆盖了当下最受关注的几条赛道,而无论是优势领域还是潜在增长领域,阿斯利康全球在研管线的拼图都相对完整。
关于召开第七届六次理事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经研究,四川省医..“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