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溢价收购“买买买”!辉瑞54亿美元“重金求药”再掀并购浪潮!
发布时间: 2022-08-10     来源: 医药经济报

跨国企业并购浪潮再起。

8月8日,辉瑞宣布与生物制药公司Global Blood Therapeutics(GBT)达成一项明确协议,将以每股68.50美元的现金收购GBT公司所有已发行的股票,企业总价值约为54亿美元,包括债务和收购的现金净额。

在业内看来,靓丽的业绩让辉瑞有信心寻找新的资产来扩充管线。在公布的财报中显示,受益于新冠疫苗和新冠口服药的双重超级红利,今年上半年,辉瑞总营收534亿美元,同比增长60%;净利润177.69亿美元,同比增长70%,均大大超过市场预期。

在谈判时期,这笔收购就备受行业关注,也直接带动GBT的股价涨超37%。截至8月8日美股收盘,GMT报每股66.6美元,但即使这样,GBT的市值仍只有44亿美元左右,远不及辉瑞54亿美元的出价。而它的潜力究竟在哪里,值得辉瑞溢价收购?

公司官网信息显示,总部位于南旧金山的GBT成立于2011年,致力于镰状细胞病(SCD)创新疗法的开发。

SCD在全球影响超过300万人,会导致患者的慢性疼痛、器官衰竭和早期死亡。在美国,大约1.7万名4至11岁的儿童患有SCD,尤其在非洲裔群体中较为常见。据了解,辉瑞一直对这种隐性遗传病很感兴趣,但其长期开发的一种药物在2019年宣告失败,另一款药物也正处于早期开发阶段。

目前,GBT的主打产品是Oxbryta (voxelotor),于2019年获FDA批准用于12岁及以上SCD成人和儿童患者。2021年,Oxbryta获批用于治疗4至12岁患者的镰状细胞病。这使得Oxbryta成为首个获FDA批准用于治疗SCD儿童的药物。2022年第一季度,Oxbryta收入为5500万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产品大赚一笔后,从去年开始辉瑞就在生物制药领域频频出手并购:

2021年8月,辉瑞以22.6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药物开发商Trillium Therapeutics ,收获两款处于早期临床阶段的癌症药物,包括CD47。

2021年12月,辉瑞以67亿美元收购药物开发公司 Arena Pharmaceuticals, 以补充炎症和免疫学业务管线。

2022年4月,辉瑞以5.2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RSV治疗生物技术公司ReViral,该交易加强了辉瑞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产品线。

2022年5月,辉瑞以116亿美元现金(溢价33%)收购制药公司Biohaven,获得其重磅偏头痛(CGRP)上市药物及在研管线。

事实上,不止辉瑞,近期,BMS、默沙东、阿斯利康等跨国药企交易传闻更是频频传出:

6月中旬,默沙东欲通过收购Seagen布局ADC领域的消息传出。Seagen为全球ADC药物研发领域的龙头企业。截至目前,Seagen已有4款ADC新药获批上市,另有多款ADC新药在研。

6月17日,英国《泰晤士报》报道,传闻称阿斯利康正在考虑收购位于伦敦的合作伙伴Mereo BioPharma,目前该公司的核心产品为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剂AZD9668、TIGIT单抗etigilimab和硬化蛋白单抗Setrusumab。

6月中旬,勃林格殷格翰宣布与处于临床前阶段的生物技术公司Trutino Biosciences签署期权收购("交易")协议。后者致力于发现和开发用于治疗免疫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下一代细胞因子疗法。

6月3日,百时美施贵宝(BMS)和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 Inc. 宣布了一项最终合并协议。根据该协议,Bristol Myers Squibb将以每股76美元的价格,总计约41亿美元,收购Turning Point Therapeutics。该交易预计将于2022年第三季度完成。

在业内看来,在政策引导、资本加持下,越来越多药企步入创新驱动的发展轨道,开始加速布局创新药的研发生产。而除了自主研发外,更多企业因为新药研发并不容易,一直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等特点,选择了通过合作、引进、收购的方式来拓展创新管线。

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药企也在寻求通过License-in的方式做创新,也正在造成一些新的问题。例如,从海外引进创新药的成本正越来越高,另外国内创新药同质化竞争也在越来越严重等。对此,业内分析认为,未来药企创新还是需要加强自主创新,由license in向license out转型,才能在市场上始终保持竞争力。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