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全球首次:日本批准“人兽杂交胚胎”实验
发布时间: 2019-08-06     来源: 医谷

近日,据《Nature》学术期刊报道称,日本文部科学省开全球之先河,批准了首例“人兽杂交胚胎”实验,不过,此“人兽杂交胚胎”并非直接由人和动物交配产生,而是将一种物种的细胞引入另一物种胚胎当中形成两种物种的细胞在胚胎内融合并生长的状态。

旨在解决器官短缺和排斥反应

据了解,该实验由东京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联合团队负责人、干细胞学家Hiromitsu Nakauchi发起,其将带领团队设计出不能生长自己胰腺的啮齿动物胚胎,然后将人类干细胞植入这些胚胎中,产生含有人类胰腺细胞的“聚合性动物胚胎”。然后,他们将把胚胎移植到成年啮齿动物身上,长出相应的器官,该项研究旨在针对器官移植捐赠率低及易出现排斥反应的现状。

有业内人士表示,如果能获得这样的器官并供人类移植,从理论上讲,不仅能解决现阶段器官供应短缺的情况,且应该可以避免器官移植出现的免疫排异反应,同时动物体内生长的胰脏也可用以提取胰岛细胞或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

作为此次计划的牵头人,Hiromitsu Nakauchi表示,他们计划谨慎行事,短时间内不会尝试将任何混合胚胎培养至足月。准确地讲,Hiromitsu Nakauchi及其团队将按照“两步走”缓慢推进该计划,第一步,他计划培养混合小鼠胚胎至14.5天,此时胚胎的器官大多数已形成且几乎达到足月。他将在大鼠中进行相同的实验,将混合胚胎培养至接近足月——约15.5天。如进展顺利,他计划向政府申请批准培养混合猪胚胎至70天。

“经过10年的准备,我们终于可以开始启动在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对于此次研究的获批,Hiromitsu Nakauchi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伦理问题的质疑

但是,这项研究涉及的伦理问题也是公众最担心的问题,部分生物伦理学家担心胚胎中的人类细胞可能不参与靶器官发育而是进入胚胎大脑,进而对动物的认知功能造成影响,导致人兽杂交生物的问世。

对此,Hiromitsu Nakauchi表示,为了打消公众担心出现“人兽杂交”生物的疑虑,首先,他们在设计实验时已经考虑到了这些问题。“我们尝试做靶器官生成,因此植入的人类细胞只会参与靶器官(胰腺)的发育。”同时,他及其团队会密切监视老鼠胎儿,一旦发现其大脑含有30%以上的人类细胞,将不予出生,产下后也会最长观察2年。

不过,Hiromitsu Nakauchi也认为“人兽杂交生物”这种最坏的情况不会发生,去年,他曾和斯坦福大学的同事们一起成功制造了第一个人羊胚胎,虽然它在28天后就被摧毁了,但它不含有器官以及只有不到一万分之一的人体细胞。

事实上,日本也曾明确禁止含有人类细胞的动物胚胎生长超过14天,也禁止将此类胚胎移植到代孕子宫。但文部科学省于今年3月修改了有关规定,允许在动物体内培育人类器官,以加强利用动物培育移植用人体器官的相关研究。

除日本之外的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在内的少数国家虽然允许这种引入人类细胞到动物胚胎的操作,但一律禁止将这样的胚胎“生出来”,必须在其足月之前终止研究,另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也已于2015年起不再为这类研究提供资助。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