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复星、天士力、贝达、药明康德等为何能够领先?你家或许已经差了一个时代
发布时间: 2017-04-28     来源: E药经理人

近日,天士力少帅闫凯境在E药经理人举行的“未来医药·华为同学会春季游学——走进天士力”的活动中抛出了1张PPT,该PPT显示天士力通过不同方式投资了超过10家创新生物医药企业,其中不乏信达生物、歌礼生物、天境生物等创新药研发新星企业,让在会的很多企业感叹,虽然天士力是1家中药企业,毫无生物药研发基因,但是通过资本方式已构筑起了自己的生物研发实力。

4月是各上市公司出年报的季节,从整体情况来看,大家都在加大研发投入,构筑发展潜力,E药经理人细数各医药公司研发投入时发现,比研发投入增长速度更快的是资本化研发投入,并且很多企业除依托上市公司的气力直接加大资本化研发投入以突破研发瓶颈以外,还有很多企业悄然地成立基金,与专业投资机构竞抢优秀的研发型企业。

看至此,不能不说的是全球制药巨头,其旗下都单独设立产业基金,用来俘获创新项目。以在中国做的风生水起的礼来亚洲基金,其掌管着3支美元基金和2支人民币基金,投资的贝达药业和3生制药已上市,而抗癌新药西达本胺研发者微芯生物其亦有参与。

现在,本土药企经过10多年的快速增长,能够登录资本市场,手握大把资金,行业内能够并购的标的早已被整合完,而中国药业也已开始由仿造药向创新药方向发展,因此,那些快人1步的优秀企业1方面通过自己的研发优势增强实力,另外一方面借助资本的气力抢占创新资源,比如通过投资取得创新药企研发团队,通过投资取得创新药许可等。

恒瑞医药现在已被行业打上了“研发1哥”的烙印,外界熟习的是其本身研发实力的强悍,但很少有人提及,其实恒瑞也通过设立基金的情势参与创新药的投资,比如说其联合药明康德、先声药业等设立的薄荷投资,目前已投资苏州智核生物、鑫康合生物医药等企业。

对当前的产业而言,已过了埋头苦干的阶段,而是进入了产、融、创新相结合新时期,任何想在这个阶段继续引领行业,产业资本如何与创新完善融会是当前优秀企业必须斟酌的事情。而在中国制药业中已出现了这样的领袖。

复星:用资本撬动创新

复星医药在资本领域的长袖善舞是行业共鸣,上市以来,复星医药投资的企业不计其数,整体上是围绕药品制造与研发、医药分销和零售、医疗服务,和医学诊断与医疗器械4大板块,齐头并进。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表示,公司将聚焦制药、医疗器械及医学诊断领域的创新技术和机会。

这两年其研发实力开始备受关注,而这类实力复星医药是以资本手段完成的。就以生物药研发为例,在2009年,复星医药与美国汉霖生物制药上共同合资组建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主要致力于利用前沿技术进行单克隆抗体生物类似药、生物改进药和创新单抗的研发及产业化,注册资本4781万美元。

这1动作,不但让复星实现了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布局,而且为其打造1支强有力的研发团队,奠定了复星在生物药领域的地位。2016年底,复宏汉霖在新3板提交了挂牌申请。而在此前,复宏汉霖完成了股改前的最后1次增资,引入包括清科投资、华盖投资、华盖医疗等在内合计投资4000万美元。

根据年报数据,2016年复星医药的研发投入为11.06亿元,较2015年增长33.23%,而资本化研发投入到达3.91亿元,占到总研发投入的35.3%。

贝达:资本新玩法

与复星医药相比,刚上市的贝达在资本操作上可谓初生牛犊。其以1类新药埃克替尼起家,并依托该产品的强大的市场能力顺利上市,但资本市场对其1品独大,风险抵抗能力不足的耽忧1直存在。而根据其当前的研发进度,离下1个埃克替尼还有些光阴,因此贝达需要借助资本的手段迅速的实现这1目标。

通过资本实现创新目的,贝达通过两种方式到达目的。第1种是通过直接的股权投资,将优秀的研发创新企业纳入怀抱。在今年2月26日,贝达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现金收购卡南吉医药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部份股权的议案》,其拟将以3.7亿元收购卡南吉77.4091%的股权,此次收购也是自去年上市以来的首次并购。

卡南吉于2006年在上海成立,是1家依托CRO研发外包服务充实新药研发的海归创业公司。在其发展的历程中,陆续取得IDG资本、张江科技投资、张江生物医药产业投资、鸾熙资本等的投资,据公然资料显示,在2015年取得香港琪康国际的D轮投资。卡南吉目前主要从事靶向药物CM082的研究开发,为针对VEGFR和PDGFR靶点的小份子靶向新药,临床剂型为口服片剂。

贝达的第2种资本玩法是建立孵化平台。在北京,贝达投资建立了加思科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采取“平台+基金”的运行模式推动新药研发创新。据E药经理人得悉,贝达这类模式是以加思科医药研发资产为同享平台,从国外引入有项目的人材,在加思科旗下成立创新公司,由贝达为其配备研发团队,实现创新落地。目前,该平台的主导者为贝达开创人之1的王印祥。

药明康德:高手的豪情

2016年,数据分析机构 CB Insights根据各公司风险资本在2015年于全球范围内投资的独立初创企业数,评选出了2015年全球最活跃的公司风险资本100强,药明康德风险投资榜上着名。

药明康德风险投资(1期基金)成立于2011年,在此基础上,毓承资本(2期基金)于2015年7月成立并独立运营,团队包括了原有1期基金的管理人员和新加入的合伙人及投资经理。其投资目标是美国及中国的生命科学公司,包括初期创新药物开发及生物技术平台等领域。截至目前,已投资了17家制药公司和10家医疗技术公司。

药明康德的投资模式为VC+IP+CRO投资模式。这类模式先从全球挑选出有创业意愿,有创新药、创新技术等方面构想的科学家,然后由药明康德投资设立公司,借助药明康德的研发平台进行研发。比如说,华领医药开创人陈力是罗氏中国前研发负责人,在药明康德的帮助下成立的1家立足中国的新药研发公司,最初的研发产品是从罗氏制药引入的,并在药明康德平台上进行研发。

上药:大象的新舞姿

2016年,上海医药认缴出资2.5亿元发起设立上海健康医疗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健康医疗基金),该基金范围很多於14.344亿元。

基金将重点投资於医药电商、新药研发、医疗器械和围绕医疗健康生态圈和不同场景等领域的投资。投资模式及退出机制方面,基金聚焦大健康產业,围绕產业链上下游发掘投资机会。视具体专案,基金投资运作斟酌並购、IPO、第3方权转让等方式退出。

上海医药总裁左敏此前表示,从大环境来看,2016年的医药行情其实不好或比往年差,这对上海医药是极大的挑战。公司接下来将通过加快商业、工业方面的并购,增加1部份增量;同时将通过在医疗服务、电商、医疗器械等领域的拓展,推动业务增长,以不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速度前行。而大健康正是他们要探索的领域之1。

天士力:资本打桩

2015年,天士力与泰康人寿、中原银行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成立“天士力大健康产业基金”,各合伙人合计认缴出资50亿元人民币,致力于投资大健康产业生态圈建设。

闫希军认为,在剧烈的PE行业中,天士力的优势还在于产业基础,因此,打造的也将是产业投资体系,而基金的核心模式就是产业+资本+战略增值。截至目前,已有山东立健连锁药店有限公司和众友健康医药股分有限公司分别取得5.8亿元和5亿元的投资。

在外界看来,天士力除丹参滴丸好像没有甚么特别的东西,但实际上最近几年来天士力不但将产业领域扩向了大健康领域,而且在高精尖的生物药、精准医疗等领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这1切则来自其产业资本与创新的结合。

中国的医药行业正在各种政策挤压下走向1个新阶段,在很多行业人士看来,弱肉强食、优越劣汰,行业集中度会在这两3年内进1步提升,1大批小企业会从这个市场消失,而真正能够从本土走向世界的医药企业,1定是产业资本与创新能力双强联动的企业。

正是看到行业的大势所趋,上药联合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发起了“产业资本如何与创新项目完善对接”为主题的“医药健康产融创新发展峰会”,要在5月18日,为行业理清现阶段产业资本该往何处去才能打造出适应新阶段的核心竞争力。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