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港股医药企业市值TOP10(下)
发布时间: 2017-04-28     来源: 新康界

 

4月25日,新康界对港股市值TOP10前5家医药企业结合2016年报进行了战略布局的分析点击阅读:港股医药企业市值TOP10(上),今天将继续分析另外5家企业的市场动态。值得一提的是,相比于TOP5企业明显的综合发展属性,这几家企业更聚焦于药品制造,因而其在新药研发上的交锋意味更重。

港股上市医药企业市值TOP10

(数据截至2017年4月25日)

中国生物制药:恩替卡韦35亿港元创新高

2016年,中国生物制药实现营收158.2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8.8%(若以人民币计算,则增长约14.8%);盈利约19.13亿港元,同比增长约7.6%。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三年营收超百亿,2014年和2015年该数字分别为123.78亿港元和145.5亿港元,增长态势良好。

肝病用药依然是收入大头。中国生物制药的产品主要集中在肝病、肿瘤、心血管、骨科、肠外营养、感染疾病、呼吸疾病等领域,前三个领域为主打,合计占营收占比近七成;肝病用药是其中大头,销售额约72.52亿港元,占集团收入约45.8%。引起高度关注的是,附属公司正大天晴的恩替卡韦分散片销售额创下了35.3亿港元的历史新高。

研发投入占收入10.1%。2015年,中国生物制药以13.02亿港元的研发投入名列国内药企榜首。2016年公司研发投入达15.99亿港元,占集团收入10.1%。高投入带来高产出。2016年,公司共获得临床批件198件,共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32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3项及授权外观设计专利55项,新获得生产批件5件(艾思美拉唑原料和注射用艾司奥美拉唑钠两个规格、利奈唑胺原料和葡萄糖注射液)、新申报临床17件、新申报生产8件。而正大天晴在1类新药的大爆发,也意味着公司将迎来新药管线的迅速膨胀。

白云山:金戈营收4亿元,毛利率91.95%?

2016年,白云山(A股、港股上市)实现营收200.36亿元,同比增长4.76%;利润总额为19.45亿元,同比增长19.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15.08亿元,同比增长15.97%。

核心业务稳步增长。白云山的核心业务板块是大南药(医药制造)、大健康(主要指王老吉)、大商业。其中,大南药业务收入69.1亿元,同比增加2.18%;大健康业务收入77.7亿元,同比增加0.01%;大商业板块收入51.5亿元,同比增加16%。

金戈销售近千万盒。大南药板块中,白云山制药总厂的枸橼酸西地那非(金戈)表现出强劲增长力。2016年,金戈销售量986.5万盒,销售收入为4亿元,同比增长71%,成本为3222万。位居18个主营产品收入次席(位居第一的消渴丸年销售额5.5亿元,毛利率65.77%)。值得一提的事,虽然年报中未直接披露金戈的毛利率,但相关媒体通过其营收和成本数据计算得出,其毛利率高达91.95%。

康哲药业:新老产品合力放量

2016年,康哲药业营收达49.01亿元,同比增长37.9%;溢利达13.78亿元,同比增长38.3%。过去十年来,公司营业额复合增长率为32.4%,年度溢利复合增长率为40.3%。年报称,营业额增加主要是由于原有产品销售持续增加以及新产品贡献的收入增加。

老产品表现良好。2016年,康哲药业原有的各大产品,都基本实现较高的正向增长。黛力新实现销售9.18亿元,同比增长1.5%,占集团营业额的18.7%。优思弗、新活素、沙尔福也取得了稳步增长,销售额分别为7.72亿元、5.37亿元、2.21亿元。与此同时,施图伦、亿活、丹参酮、诺迪康胶囊、喜辽妥等作为亿元品种,也为集团营业额增长出了不少力,其中喜辽妥更是获得了80.2%的增长率。另外2个比较受关注的产品——喜达康和伊诺舒,也分别以2.18亿元和1.38亿元的销售收入,为集团营业额贡献了合计7.2%的份额。

新产品迅速发力。与原有产品相比,2016年新引进阿斯利康的波依定和依姆多也开始展现能量。年报显示,截至2016年12月31日,波依定的销售已覆盖全国约2万家医院,实现销售9.35亿元,占集团营业额的19.1%;依姆多的销售已覆盖全国约5500家医院,实现推广服务收入2040万,占营业额的0.4%。

四环医药:核心产品受冲击

2016年,四环医药营收31.86亿元,同比增长0.6%;净利润17.08亿元,同比下降17.2%。年报称,收益增速较缓主要由于以下两个原因:第一,核心产品克林澳/安捷利已面临多家企业的同品竞争。第二,医保控费、两票制对集团收益也存在一定影响。

心脑血管药物是主要收入来源。公告显示,心脑血管药物占集团收益总额的94.4%,同比微增0.2%。具体到各品种表现,克林澳/安捷利销售收入同比下降18.6%,降幅收窄;欧迪美恢复增长,同比增长12%;源之久和也多佳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6%和26.7%。

非心脑血管药物新品表现突出。公告同时指出,集团非心脑血管药物中的新产品表现突出,如罗莎替丁同比增长136.7%,回能同比增长237.5%,另一新产品尼尔雌醇也已开始销售,崭露头角。预计随着招标的进展和医院覆盖面的扩大,这些新产品的销售贡献将逐步显现。

三生制药:营收净利同比增长超67%

2016年,三生制药营收27.97亿元,同比增加67.2%;毛利23.95亿元,同比增加67.3%。毛利率为85.6%,与2015年基本持平,但2014年三生制药的毛利率为92%。公告显示,收入增加主要由于集团主要产品特比澳、益比奥的销售增加以及益赛普的合并报表。

主打品种表现不俗。2016年益赛普销售额增至约9.25亿元,同比增加9.8%。特比澳在中国的销售额增长到约7.65亿,同比增加约26.4%。益比奥及赛博尔2个产品也表现不俗,2016年合计取得7.72亿的收入,销售额占总货品销售总额27.5%。但同时,三生制药明显过度依赖核心产品特比澳、益比奥,尽管其进入新版医保目录且销量强劲,但专利到期、招标降价等问题仍然为公司带来巨大风险,如何保证现有核心产品生命力是关键。

发力研发寻找新产品。年报显示,三生制药拥有在研产品24种,其中15个为国家一类新药,近半数为单克隆抗体。按领域划分,有10个肿瘤药物,8个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其他领域用药,3个肾科在研产品,2个代谢类在研产品,1个皮肤科用药。但只有2个产品进入或完成三期,集团必然要加速寻找下一个产品增长点或者市场突破点。

(数据来源于上市公司公开披露年报及其他公开报道资料)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