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医改蓝皮书》在京发布
发布时间: 2014-12-10     来源: 网易新闻

    2014年12月9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医改蓝皮书》发布暨新医改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并正式发布《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报告(2014-2015年卷)》(医改蓝皮书)。国务院医改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市医改办、北京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著名医改专家参加了研讨会并发言。

    医改蓝皮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医改研究课题组2014年度分析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文学国教授组织研究机构专家、高校学者和政府研究人员撰写,主编为文学国、房志武。本书从新医改的回顾与展望、新医改的理论争鸣与政策操作、医改困境与政府不当管制、公立医院改革、医疗机构去行政化、医疗纠纷、医改案例等方面,深入分析了中国新医改面临的形势和热点问题。

    医改蓝皮书将新医改涉及的争鸣问题分为十个方面进行梳理,并对中央政府及地方政府进行的一些改革实践与探索进行了概述。这十个方面包括:一、政府与市场:政府管制V.市场机制;二、公立医院改革:公益性V.市场化、管办分开V.去行政化;三、医师制度改革:单位所有V.自由执业;四、药品价格管制:集中招标V.自愿议价;五、医疗资源配置:集中化V.均等化;七、医患关系:和谐V.冲突;八、中医药:神化V.危机;九、医疗保险:提高筹资水平V.降低自费标准;十、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行政管理V.行业监管。

    医改蓝皮书总报告肯定了新医改五年来取得的成绩,也指出了新医改的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对未来进行了展望。报告指出,市场经济政策使得中国经济在过去的30多年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为何在医疗领域里屡屡受挫?原因是政府在医疗市场里的角色定位不准。医疗领域,政府的职能定位应是规划与监管,其它应交由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因此,医疗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就是化“大三角”为“小三角”,引导市场力量的深入。

    医改蓝皮书总报告认为,未来几年的医改必须以“发挥市场在医药卫生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为改革理念,阐明政府的定位和职能无疑是极为敏感和重要的。中国“政府”在医疗产业的“市场”中的角色就是“买方代表”,在这个市场中的定位就应该是“守好付费大门,鼓励卖方竞争”。政府在作为买方代表行事时,不能自居为卖方的“领导”和规矩制定者。要尽量减少利用行政手段超越买方身份,直接甚至粗暴干涉卖方的竞争,削弱市场的活力。国际经验早已证明,一个能够让“卖方”各企业充分有序合法竞争的市场,就是一个高效率的市场,其市场经济的性质不会因为买方代表是政府机构而被否定。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