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我国OTC市场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发布时间: 2014-10-30     来源: 中国制药网

    随着我国医保制度的不断完善,“大病进医院,小病上药店”已经成为我国居民医疗保健消费领域的一道风景线。近几年来,自我药疗在药品消费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而消费者自我药疗水平的提高也使得我国OTC市场得到了空前的繁荣。

    据相关报告统计,我国OTC市场规模已经从1990年的19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1295亿元,并在2009年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OTC市场。预计到2020年将居全球第一,其消费空间巨大。

    福和集团营销中心总经理张宾对此表示,“从市场演变角度而言,在发达国家,自我药疗已成为大多数消费者的习惯。一项美国健康市场的调查显示,在美国,81%出现头痛症状的患者、72%出现感冒/咳嗽症状的患者、68%出现皮肤疾病症状的患者,都会首选OTC产品进行自我药疗,OTC市场前景十分可观。

    因此,我国OTC市场也势必会随着人们消费习惯的改变而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同时,在发达国家,OTC产品一般不能进入医保目录,但我国由于OTC产品有临床需要,且安全有效、价格低廉,因此还有为数不少的OTC品种进入了基药目录,而全民医保带来的药品市场大扩容也将带动OTC市场的扩容。”

    即便我国OTC市场在未来会得到进一步发展,但从当前情况来看,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却散发着十足的“高洋次”的味道——外资品牌或合资品牌产品占据绝对优势。如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早在1995年年底就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独立的OTC部门,专门负责生产解热镇痛药“百服宁”;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在生产、推广和销售“泰诺”系列解热镇痛及感冒咳嗽非处方药品上投入很大。

    相比之下,我国单纯从事OTC药品生产的企业则不多,并且因我国整个医药行业至今尚未形成完整、成熟的非处方药营销模式和发展模式,使得国内OTC药企无法抗衡外资品牌或合资品牌。

    与此同时,除受到外资品牌的竞争外,国内相关政策也在不断冲击着我国OTC市场,如基药零差率、基低药等。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这些外部因素必然会将制约我国OTC市场的扩容与发展。”

    针对此观点,张宾并不认同。“该看法是不全面的,部分产品虽然受到了基药的政策因素影响,但基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考虑到类似于OTC产品的大健康产品运作的成功,我国OTC的市场空间仍然是非常宽阔的,甚至有望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