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目的是实现医疗服务管理前移,取得医患、医院、医保和政府共赢,安徽开了个好头”
为遏制过度医疗、规范医疗服务、控制医疗成本,各地都在尝试不同举措,如医保总额预付、引入临床路径、控制药占比、取消门诊输液等,但也相继出现新的问题。比如:实行医保总额预付,导致医院少收或拒收危重病人;引入临床路径,因其“硬性”与医疗服务的“弹性”不对接,时常影响复杂病例的诊治质量,医生使用临床路径的动力不足;控制药占比则助长医生多开检查、开大检查;取消门诊输液,使得一些需要门诊输液的患者不得不选择住院输液,费用随之增加。这些举措有一个通病,就是治有余而防不足,殊不知,防比治更有效。
在“防”上,安徽已有示范。比如该省印发的《关于加强医疗机构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列出门急诊常见不需输液的53种疾病的清单,提出严格遵循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能口服就不注射,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注射”的用药原则,只有在患者出现吞咽困难、严重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等),以及病情危重,药物在组织中宜达到高浓度才能紧急处理这3种情况下使用静脉输液。
安徽管理静脉输液的上述经验,是公立医院对医疗服务实施精细化管理的具体做法,实际是呼吁医疗服务管理转型,从粗放式转变为精细化。医院尤其是公立医院应主动引入和广泛使用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和技术,这正是有效遏制过度医疗、规范医疗服务、控制医疗成本的良方,更利于防患于未然。
对医院而言,实施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除要有明细的输液使用指征,还要有明细的住院指征、出院指征、手术指征、急诊留观指征、转诊指征(上转、下转、外转指征)等,甚至还应有昂贵检查使用指征、抗生素使用指征、中成药使用指征等。与此同时,医院要对各级医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并在工作中提供咨询与指导,确保举措落实到位。
实现医疗服务精细化管理是大势所趋,能够使医院的诸多问题迎刃而解,目的是实现医疗服务管理前移,最终取得医患、医院、医保和政府的共赢。安徽开了个好头。
“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