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又一家!阿斯利康答应降药价,后面还跟着15家跨国药企
发布时间: 2025-10-16     来源: 健识局

特朗普终究是撬开了辉瑞和阿斯利康两大“虎口”。

10月10日,阿斯利康宣布:已与特朗普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同意降低肿瘤及慢病药物费用。不过,阿斯利康目前并未对外透露具体参与降价的品种。

根据目前公开的协议内容,阿斯利康将给直接面向慢病患者的网站TrumpRx提供药品,美国患者可以直接下单购买。该网站的药品折扣最高可达80%。作为交换,阿斯利康将获得美国3年的药品关税豁免权。阿斯利康今年7月承诺,到2026年公司将在美国投资500亿美元。 

最近几个月,美国扬言要对进口药品征收高达100%的关税,许多跨国药企纷纷允诺降价并投资建厂。目前,辉瑞和阿斯利康这两大药企已与美国政府签订合作协议。 

白宫发言人表示,美国的目标是在未来几周内与其他主要制药商达成定价协议。健识局获悉,礼来、默沙东、赛诺菲、GSK等共计17家跨国药企都会进行降价谈判。 

随着美国药品降价事件的持续推进。这种依赖“高定价”驱动研发、换取“高回报”的商业模式,最终会被重塑,并引发全球药品定价的连锁反应,影响包括中国市场在内的多个大热原研药的药价。 

中美联动
集采给美国提供思路?
 

有了辉瑞和阿斯利康先行一步,特朗普政府对其他15家目标药企的谈判会容易得多。

众所周知,美国市场是多家跨国药企最重要的利润来源。今年7月,美国政府向17家在美国拥有巨大市场份额的跨国药企发出通告,要求他们为美国患者提供‘最惠国待遇’处方药定价。美国的药品价格远高于欧洲和亚洲的大数国家,很多过专利期的品牌药在美价格是欧洲的3-4倍,中间包含的利益环节很多。 

尽管辉瑞和阿斯利康都公开说,具体的降价内容现在还处于保密阶段。但市场人士都担心,两大药企先倒戈,会对其他企业有很强的示范效应。一旦大量品种纳入降价范围,将影响这些跨国药企的全球定价,并产生一系列的后果。 

德国产业界人士担忧:降价会影响跨国药企的研发资金,冲击创新药研发动力。而日本医药产业界人士则认为,日本监管机构可能会借此机会,加快创新药物的审评速度,提升本国创新药的竞争力。

相比之下,各家药企承诺的在美国本土投资几十到数百亿美元不等的基建项目,对产业的冲击力就没那么大了。

中国是世界医药市场的重要一环,是最早提出药品价格治理的。即将拉开帷幕的第11批国家集采,采取了最新的按厂牌报量的规则。从国家医保局公布的最新数据能看出,市场对于跨国药企原研药的需求依然很大,这是临床最真实的回应。 

以阿斯利康为例,在第十一批集采中,达格列净口服常释剂型上报的需求量是4.6亿片,诺华集团生产奥卡西平口服常释剂型的报量4333.8万片。 

过去,跨国药企参与中国集采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除了早期的阿卡波糖、氯吡格雷等品种,以及后期的几款胰岛素之外,外企品种整体不多。但这次情况大不一样:一方面美国也要求慢病药物大降价,同时中国展现出满满的诚意,连需求量都完全列出。只要是跨国药企愿意适当降价,依然可以赚取合理的利润。 

从另一个层面也能看出,中美两国不约而同地启动药品价格治理,以临床价值导向为目标,将对全球医药产业产生较大影响。

全球洗牌
给中国药企带来机遇
 

美国药品降价改革不是一场简单的风波,而是一次全球创新药行业的风暴。 

前几年,中国开展集采、医保价格谈判时,常会听到一个词:跨国药企的“全球定价体系”。美国是全球最大的医药市场,全球定价体系通常意味着“美国定价体系”,即以美国为标杆,参考其他国家的GDP发展水平,经适当调整后确定当地市场价格。

而如今,美国自己正在打破这种定价规则,这意味着跨国药企的定价策略要调整,引发未来药品研发、BD引进以及CXO代工生产等一系列环节的成本重构。

根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1-8月份,中国医药并购交易总额达214.47亿元,是去年同期2倍以上。包括阿斯利康收购珐博进中国等。10月12日,百利天恒称自主临床试验已触发BMS第一笔2.5亿美元付款条件的消息,更是在业内刷屏。中国正逐渐成为全球药品研发生产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核心就在于中国的新药资产暂时还相对便宜。

全球医药行业大变革处于正在进行时,中国药企能否顺应变革乃至胜出,就要看各家的速度了。药品定价的巨变,势必冲击影响全球的医药产业链,各家药企都要接受从“高定价”“高回报”的模式,转入拼成本、拼临床价值与可及性的时代。游戏规则的改变,对中国药企出海是有利的。

本次美国药品价格改革并非一蹴而就,最终能否让美国患者用上物美价廉的药品,还需要政府与药企进一步博弈。可以预见的是,今后中国创新药企会利用“多、快、好、省”的特点,与跨国药企在全球市场展开合作,全球医药价格体系正在重塑。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