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照镜子别只看脸!脖子出现这个变化,多种疾病风险增加
发布时间: 2025-10-16     来源: 健康时报

日常照镜子时,你是不是总盯着脸上的皱纹和痘痘?别只盯着脸,脖子的变化可能才是身体的“求救信号”。医生提醒:脖子变粗绝非小事,它背后隐藏的健康危机,可能比你想得更严重,照镜子时务必多看一眼。 

脖子一粗,多种疾病风险增加 

脖子变粗可能暗藏多种疾病风险,比如心血管疾病、甲状腺疾病、脂肪肝等。 

1. 心血管疾病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2025年9月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表示,“在心内科医生看来,脖子粗的人心血管风险较高。”

脖子粗通常代表颈部脂肪堆积较多,这些多余脂肪会干扰颈部血管功能,导致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血流受阻,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①

2. 血脂增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2022年在CCTV生活圈刊文提醒,如果颈围变粗,要注意是不是血脂增高。因为血脂高的话,容易导致全身脂肪蓄积,从而显得脖子也变粗。建议抽血检查血脂是否有异常情况。② 

3. 或是脂肪肝

张海澄医生介绍,脖子变粗可能是因为脂肪蓄积的原因,而肝脏作为脂肪最容易蓄积的器官,要警惕是否存在脂肪肝。② 

4. 警惕糖尿病 

一般来说,血糖的代谢失控,和肥胖有直接关系。而一个人即使腰围符合标准、整体看起来不胖,但如果脖子过粗,也容易出现血糖升高、胰岛素抵抗增强等一系列代谢紊乱情况。 

5. 甲状腺疾病

如果发现脖子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地变粗,要考虑是不是甲状腺疾病导致,或是颈部局部其他相关颈部疾病导致颈围变粗。 

6. 睡眠呼吸暂停

武汉市中心医院慢病管理中心主任医师丁胜2025年9月接受健康时报采访时指出,颈部脂肪过多还会引起上呼吸道狭窄。研究显示,颈围与睡眠呼吸暂停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因此,呼吸科医生诊病时常会测量颈围以辅助评估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① 

7. 心肺耐力下降 

颈围变粗还要注意心肺耐力是否下降,例如本身爬三五层楼都没问题,而现在可能爬两层就觉得力气不够用、憋气了。

8. 颈肩部疾病 

过多的脂肪还会对颈椎造成额外的压力,导致颈椎病、肩周炎等骨骼健康问题。尤其是对于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脖子粗可能加重颈椎负担,导致疼痛。 

记住!脖子别超过这个尺寸 

那么,应该如何准确测量颈围呢?采取坐位或站位,不要仰头也不要俯视,眼睛保持平视,使用软尺,从喉结下方到低头时手能摸到颈椎最突出的地方,围一圈进行测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体检中心主任郑延松2024年在石家庄保健局微信公众号刊文提醒,我国成人颈围的最佳临界值是: 

男性颈围<38厘米

女性颈围<35厘米 

如果颈围超过这个数值,就要引起重视。即便体重正常,也应及时做相关疾病的筛查。③

要注意的是,当颈围变大时,只是提醒人们有可能患有某些疾病或容易患上某些疾病,需多加注意并进行预防。诊断疾病需要去医院看专科医生,才能确诊。 

6招保持健康颈围,降低疾病风险 

有人可能会问:有没有缩小颈围的方法?要想控制颈围,关键在于尽早改变生活方式,以达到全身减重的目标。

1. 控制饮食热量 

多选鱼、虾、鸡等白肉或瘦红肉,富含蛋白质且脂肪较低;增加蔬菜、菌菇、水果和粗粮等高纤维食物摄入,能增强饱腹感且热量低;每餐最好吃七分饱。 

2. 多喝健康饮品

每天足量饮水,餐前喝水可提升饱腹感并促进代谢。推荐饮水以白开水为主,避免果汁和含糖饮料。此外,推荐适量饮用豆浆、柠檬水、牛奶以及不含糖的茶水和咖啡等健康饮品。 

3. 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会导致压力激素皮质醇水平升高,促进食欲,增加腹部和上半身的脂肪堆积。建议每晚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23点前入睡,避免熬夜。

4. 日常坚持运动

推荐采取有氧无氧交替训练法。短时间有氧后紧接着进行短时间无氧,再回到有氧训练,从而可有效消耗脂肪。

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都属于有氧运动;百米冲刺、深蹲、举重、俯卧撑等属于无氧运动。

5. 做好压力管理

可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兴趣爱好等方式有效管理压力,避免压力激素导致脂肪异常分布。 

6. 保持良好姿势 

‌无论是站立还是行走,都应保持抬头挺胸的姿态,双眼平视前方,避免低头弓背。对于长时间伏案工作的人,建议1~2小时要适当后仰颈椎,或向天空眺望片刻,以缓解颈部压力。 

本文综合自:
①2025-09-12健康时报《颈围是健康“晴雨表”》
②2022-07-15CCTV生活圈《脖子粗跟多种疾病“挂钩”!你超过这个数值要小心了》
③2024-12-02上医大道《守好“颈围”的警戒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体检中心 郑延松 主任)》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