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医生:能活到90岁的老人,基本上在70岁的时候,就不再做这些事
发布时间: 2025-09-09     来源: 健康养生常识

上了岁数,最怕的不是病,而是不懂该停哪一步。你发现没?有些老人,人到七十,气色朗润、步履稳健,八九十照样自己买菜、写字、遛弯,根本不像老年人。反倒是有的刚到六十,头发白了,心累了,咋回事呢?其实,啊,秘诀就在:七十岁后该“舍”的几件事,不舍不得健康来。

邦邦心里问一句:您现在的生活习惯,是在养生,还是在折磨自己呢?

❶ 别再操心七七八八,心神别老挂外头

人一老,思念多,牵挂也多,有人一整天操心儿孙工作、鸡毛蒜皮的邻里事。这心火一上,就伤了神,心中焦虑,脑中乱象如麻,怎么可能睡得踏实?

中医讲“心主神明”,意思就是说,人的精神、意识,全归心管。心若劳累,神不安宁,自然夜难安寝、血压乱飘。

嘿,您天天把别人的事当回事,却没把自己的命当回事儿。别不认,家中儿女更怕您老过劳,不如从七十岁开始,学会放手,让心稳一点,气也顺了。

那您说,我整天闲了,干点啥好呢?
我劝您:晨读、养鸟、听戏、写字,这些能养心、静气的活,适合咱们这把年纪干干净净过日子。

❷ 七十以后,饭不图多,最怕吃得“宽”

有些人年纪大了嘴还馋,油的、炸的、咸的、冷的一个没少,饭桌上还讲“别饿着自己”。哎呀,这不是爱自己,是折腾自己。

咱老话说“七成饱,百病少”,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这老了嘛,脾胃虚了,消化力差了,你再猛塞东西进去,它哪能不反?

有人说,我吃得多,是怕营养跟不上。您琢磨琢磨,这跟“吃粗饱”是两回事儿。七十岁后,饭要精、量要少、质要轻。蒸、煮、炖是正道,冷饮、炸串、夜宵全趁早告别。

试着提醒自己:每顿饭后,是否还有走动的力道?有无口干、舌苦、腹胀?身体说的是实话。

❸ 再不“刹车”的夜睡,白天哪来的精神?

你别看年轻人“熬夜自由”,可一到老年,睡眠就宝贵得很。七十岁了还追剧到半夜、闲聊一整晚?嘿,这不就是拿命去换时间嘛。

中医说“阳入于阴则寐”,意思是,到了晚上,阳气应该收敛,好让人入睡。您这阳气不回窝,它就在那溜达,时间一长,睡就浅了、梦就多了。

睡得好,比吃得好重要。晚上九点多就该慢下来,十点上床,才合乎天时之道。

说到这,您平时几点睡啊?您家老伴是不是也一晚不睡在刷手机?有则改之,无则提醒身边人,这不仅是养生,是敬天命。

❹ 七十岁以后,别再随便“坐着不动”了

身子老了,不管你信不信,“动”是救命的事儿。可有人偏偏一坐一天,电视、麻将、沙发都不肯离开,一动筋骨就喊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别嫌古话老,它就是真理。**气血运行靠什么?靠动。**您动得少了,血就慢了,气也堵在那。什么腿麻、手冷、头晕、便秘,都来了。

走走路、打打太极、养养花、晒晒太阳,不用激烈,时间长,见效真。每天坚持半小时,比什么保健品都舒坦。

我常劝老朋友,不求多走,求常走。您愿意试试明早公园转转,不急不慢,一边走一边和人聊几句?

❺ 心高气傲,七十岁就应学“收气”

年纪大了,很多人容易急,有点事放不下,不顺心就火起三丈。其实,七十岁的人,脾气不能硬,得收,不能顶,得让。

这不是软弱,是看透。中医说:“怒伤肝”,你若一天三次急眼,肝气郁结,整个气血系统都受牵连。高血压、失眠、胃病跟着来,不值。

我常讲:七十岁还争什么气?一笑泯恩仇,一忍轻百病,还自己一身安宁。

此时,我倒想听听您怎么调节自己的情绪呢?遇到不顺心的事,是摁住了,还是直接吼出来?

❻ 七十岁的身体,没几个能抗“久坐久卧”

您注意没?时间一长躺着,人反倒更困了。其实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骨头软了,气也浮了,人越躺越累。

起得太晚,不想动,动不了,恶性循环就开始了。白天没动,晚上睡不着,这种生活节奏,一错就是几年。

不妨定个简单规矩:每天清晨七点前起,饭后不马上坐,每小时起身活动五分钟。

小动作、大效果。我常说,养生不靠拼命,而是靠日常的稳稳当当。

健康是点滴积累,不靠一时勤快。七十以后,是养命的时间,做减法比加法重要。与其追求花样生活,不如修一颗清净平常心。

那么,现在的您,是否该好好想想,还有哪些事,其实早就应该放下了?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