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一年四季味,最鲜不过“秋头一口韭菜花”。确实如此。立秋前后,万物开始收敛,阳气慢慢内敛,正是体质开始由“泄”转“藏”的拐点。这时的韭菜花,不像春韭那般辛烈,不似冬韭那样寒性未退,可澄肺化湿、温中醒脾,又不伤胃。一斤不过两个铜钱,食用期却短,大多只有三四十天。值这个时节,吃上一口,不失为家中养生的“小确幸”。
1.
韭菜花正气温和,立秋后食补合时宜
中医将韭菜划为“肝肾两和之菜”,而花为其精妙处,气味更为醇厚圆润。韭菜花虽辛,却不过猛,能稍行温阳、微助脾气、调畅寒湿,对于中老年人阳虚、消化滞缓、小便频多者恰到好处。
我自己这把年纪,每年立秋后若不好好顾肠胃,那整个秋天就虚浮沉滞,久坐还会腰冷腿麻。此时韭菜花微温化湿、通中焦,最宜用作餐盘主角。问一句,您平日吃韭菜多,尝过花未?
2.
清炒韭菜花——补中益阳不伤胃
这道菜做得简单却有讲究。先把新鲜韭菜花洗净切段,用油锅略炒一点姜丝作引。放入韭菜花快速翻炒,加少许盐和米酒,断生即出锅,香气扑鼻,入口有韵。
这道菜别炒太久,以免失其原气;也不宜加重口味,更不宜与寒凉食物同食。每日一碟,早饭配粥、午饭佐饭皆宜,尤其适合腿脚不温、腰膝酸软的长者。哈,有没有想起那一口饭香,仿佛秋意初起就该是这个味道。
3.
韭菜花炒鸡蛋——健脾助阳暖胃气
把鸡蛋打散,加点温水搅匀,再加少许盐调味备用。锅中热油,将鸡蛋入锅中火炒至六分熟,捞出。再热锅少油,爆香蒜末,加入切细的韭菜花快速翻炒,然后倒入鸡蛋混合均匀,焖半分钟即可出锅。
此法气味柔润,蛋香与辛香交叠,特别对胃口弱、容易积食、饭后腹胀者有好处。鸡蛋补气、韭花行气,两者相辅。气行则不胀,阳动而不闷。有气者自有力,有力者不虚浮。是不是值得今晚就做上一盘?
4.
适量为佳,体质有别,忌过食生冷同行
虽然说韭菜花好,也不可贪多或盲用。它毕竟微温偏辛,有动火之性,如果本身易上火、咽喉痛、便干者,则应视情减量或者暂缓。还有一点,不可与寒凉食物同用,例如西瓜、黄瓜、生冷豆浆,二气相冲,伤阳不补反泄。
饮食之道需讲究中庸。有些朋友胃口不好就猛吃辛香,殊不知胜其火气反成反噬。我常说:补,是补元气;不节,是破根基。你是不是也曾吃着补菜却越吃越虚?说明未得其正也。
5.
时节如令,一口应一候,顺天时胜过进百补
立秋后,暑气未尽,燥气初生,五脏六腑尚不稳。此时进补,切忌操之过急,与其吃油鸡膏鳖,不如顺时应味,调几道素净养生的小炒,更合脏腑之情。
韭菜花宜小炒细焖,不宜干煸爆炒;搭配温和之物,不宜大油浓腻。若每日食之不过二三两,气血自调而行。此节吃得心安,则整个秋收阶段皆稳。你说,道不在朝夕一补,而在晨昏处处调节,不正是老祖宗“治未病”的真谛所在?
6.
市场简单买,厨房细心做,只要愿意动手,养生就不难
韭菜花虽不名贵,却是实惠又应时的平价珍品。家常做法、日用饮食,才是最贴合日常之“药石”。我在乡间行医常说:想活得稳当,不靠灵丹靠锅铲。你家是否也该在这几周,回归柴米油盐好好吃一餐?
每年都有病人感叹:错过了,又得等一年。立秋韭花,真是错过不再,莫把小菜当余角,它或许就是时令最好的礼物。
养生之道在于懂得节令、审体调食。韭菜花虽小,却藏足一口秋补的智慧。你是否愿今秋开始,吃得懂、补得稳?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关于相关收费标准的公示
根据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关于召开会长办公会的通知
各会长、副会长单位: 根据四川..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组织召开
2025版《中国药典》将于2025年10月..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