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又火了。不少人说吃它润肠、顺气、提香,也有人一听猪油就皱眉,说“太油腻、升血脂”。尤其是现在天热,到底该不该吃?其实,**猪油吃得好,能生阳润燥;吃得不对,易伤脾耗气。**今天我就用老中医的眼光,为大家讲清:“夏吃猪油”这件事,到底有什么讲究。
猪油不是毒药,也非万能,阳气虚者才该“借脂养阳”
中医向来讲“寒者热之、虚者补之、干者润之”。猪油属温性,入脾、肺二经,有润肤、养血、和中补虚的作用。老话有云:“冬吃辣,夏吃肥”——意指阳虚瘦弱之人,在炎夏能适度用些猪油补正气、防耗阳。
我是亲身体会过的,有些面黄肌瘦、一热就气短的中老年人,加点猪油进膳,反倒提升气力、润泽皮肤。关键就在于:怎么吃、吃多少、吃得合不合人。
你不如也问问自己,一热就心烦气短、嘴干大便干硬?是不是也该好好琢磨琢磨猪油这味“食中良药”了?
① 阳气不足,用猪油养一点“火”
猪油温润,适合脾虚、气血弱、发凉怕冷、胃口差之人。夏暑耗气,特别是年老体弱,阳虚体质者,正是“清补结合”的关键期。
适量加一小勺猪油入粥、拌饭,或煮汤提鲜,不为口腹之欲,而是借其温润之性,品得养生之效。吃后若觉身体发暖、食欲好,就是中气慢慢得补的表现。
日久阳虚之人,若啥油不沾,只吃寒凉食,反而更气短乏力,那不是养生,而是“清补伤阳”了。
② 天热多湿,猪油需少量点缀,不可贪多
虽是好东西,也得适时适量。夏季乃湿邪繁盛之时,猪油重腻,若多食、生痰、壅滞脾胃,反使人食后腹胀、便溏、舌苔厚腻。
每天在菜中略加半勺,只做“引香之引”,不做“主角争锋”。这种小巧得当的用法,有点像煎药放姜片,虽量少,力却得。
你是否有过吃完猪油炒饭后,口干舌苦、腹中不适的经验?那就说明体内火热不兼阳虚,不该以猪油为补。
③ 搭配好食材,防湿又助阳
猪油最怕孤军奋战,适当搭配清润之物,可“腻中带爽,养中化湿”。
比如:淮山、南瓜、木耳、冬瓜一类,皆能通利中焦、清化湿气。若用猪油煮冬瓜汤或炒山药,两者中和,便补而不腻。这样吃方能祛湿生阳两不误,可比乱吃补药强得多。
嘴上说吃猪油,实际上是在调肠胃、理气机、和阴阳,你说是不是有点“食理合一”的道道在里面?
④ 动少湿重者,猪油不宜多摄
若你是那种终日久坐、缺乏锻炼之人,气机不行、脾气不动、秽食不清,再吃过多猪油,只会“以油焖火”“以脂生痰”。
这类人需“多行以助运,多汗以通湿”,一旦动起来、汗流了、脾清了,适当的小量猪油也能被好好运化而养体,不会积毒。
咱别把猪油当“洪水猛兽”,也不要奉若圣品。你若已湿气满身、舌苔白腻,就该先排湿,再谈润补。
⑤ 患高血压、高血脂者,不应频繁食用
虽有人说老一辈吃猪油无事,其实时节不同,动静不同,代谢不同。现代人少体力,大量脂肪不利清血养心。
高血脂者可在四季之中,选一个身体偏寒的节气轻尝猪油通气祛寒,不作常膳,只作偶调。
食养,贵在针对,不可“疑病投方”,更不可“人人同食”。是不是你也看着人家吃香,你就跟风照吃呢?真需三思。
结尾提示:
一味猪油,吃对了能养阳补气,吃错了成痰湿生瘤。养生之道,从嘴开始,也需从心醒悟。
民间方法非替代医疗治疗,如有不适请及时就医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组织召开
2025版《中国药典》将于2025年10月..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