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三伏天别做这5件事,很多人以为在养生,其实在“养病”!
发布时间: 2025-07-23     来源: 健康养生常识

眼看进入了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一出门就像进了蒸笼,不出汗不舒服,一出汗又觉得虚,有些人这时候格外积极,泡脚、熬夜刮痧、天天喝绿豆汤,还以为这样能驱暑养身。可你知道吗?三伏天看似适合养生,其实一不当心,这些养生方式反而等于在“养病”。

有没有觉得最近状态反而更差?午睡醒来头更晕?动不动就喘?如果这些现象你都有,不妨继续读下去。图片

❶ __“大汗淋漓”,不等于排毒__

不少人喜欢在三伏天天训练或蒸桑拿,以为出的汗越多身体越轻松。

其实啊,三伏天为阳中之阳,本就火气重,汗出太多,反伤人体正气。

出了汗不及时补水,容易脱水,严重的会出现虚脱。人体出汗太过,阴津随之消耗,时间一长,就会“阴阳两虚”,夏季本该养阳,切不可贪表面的“出汗解压”。

你有没有感觉,运动后更累,汗一出完人没精神了?如果有,建议适当调整锻炼强度,不宜过度贪汗。

此时补充淡盐水最为合适,可稳定体液,滋养心肺,“津液”乃气血根本,切莫轻视。嗯,你是不是也正在想,自己是不是把锻炼搞反了?

❷ __熬夜纳凉,好像爽,其实伤阳最狠__

三伏天闷热难耐,很多人开启“夜生活”,以为晚上凉快些,熬夜看看追剧、刷手机,没什么问题。

然而,夜里是人体阳气潜藏、阴气生长的阶段,这个时候不休息,阳气出不得藏,铜壶滴漏之时,睡眠若迟,百病皆可生。

易感、上火、失眠、焦虑,统统找上门。别觉得年轻抗得住,“肾精”一旦亏损,就是从熬夜开始的。

你有没有这种感觉:夏天越熬越困,白天更没精神?那就从今晚开始,早点洗洗睡。阳归心藏,睡得早比熬汤药更养神。

一次熬夜毁三日体,这不是夸张。中医讲“阳气者,若天与日”,一旦被损,人就像没有太阳的一天,蔫了。图片

❸ __冷饮吃太爽,“湿气”就越来越重__

看到冰可乐、雪糕,是不是心底那个“闷”立刻有了出口?凉确实能解一时之暑,夏天吃冰是自然的欲望。

可是,阳气怕寒,三伏天是阳气最盛的时候,若频繁以冷饮“逆阳求凉”,肠胃首当其冲。脾胃为后天之本,一旦失调,积食、腹泻、疲乏接连登场。

况且,寒湿之邪最喜逗留脾胃和关节。湿邪一入,百病生焉。吃完冷饮不舒服?有点胀气?这就是提示了。

适量饮温热花茶,比冷饮更适合安神去火。玫瑰、甘菊、荷叶都有其妙用,不妨试试。

你想过没有,我们“贪凉”的日常,其实正在悄悄放弃自己的健康?

❹ __天天刮痧驱寒?把阳气都刮跑了__

一入伏,有人天天跑去刮痧,说能“排寒祛湿”。

其实刮痧是中医“泻法”之一,虽然能行气活血、解暑清邪,但操作不当或频次过多,极易损伤阳气,削弱正气。

阳虚的人,一刮反而打寒邪入体,反复外感,肩背酸硬,身体愈加虚弱。

是否也试过,刮痧完更疲惫?那可能你的体质就不适合频繁使用此法。

如果觉得体内热重,不妨使用“食补清热”,不去强求通经活络,而是先调养脾胃,养成“不堵不燥”的体质,方为正道。

❺ __天天绿豆汤,解暑变“寒中寒”__

绿豆汤确实清热毒、止渴,不过它性质偏寒,天天喝可不宜。

家有老人小孩、或阳虚体质者,大量喝绿豆汤反而容易腹泻、胃寒。绿色虽好,不分虚实脾胃,一股凉意直冲中焦。

你是否也每天一碗绿豆汤?是否喝完后肚子鼓胀、手脚冰凉?若是,那就该缓一缓了。

更适合的办法是,绿豆汤适量饮用,可加入生姜、红枣调和寒性。既能解暑,也不伤阳气。

中医有言:寒从口入,防暑不伤阳,才是真正的养生。图片

结语·一念之差,养身或养病

三伏天,是调养身体的黄金时节,阳气外浮、经络敞开,无疑是外病内调的好时机。

不过如果方法用错,所谓“养生”就变成了不断消耗我们身体的资本。

你是不是也曾“热养身”的时候,却越来越倦怠?此刻,不妨闭上眼、摸摸脉,思考一下自己的日常作息和饮食,是否真的与体质相符?

真正的养生,并非跟风操作,而是顺时、顺性、顺气而行。

一身正气,自足以御万邪。养生之道,在于知止、在于懂得适可而止。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