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血液肿瘤明星药物Venetoclax折戟后仅一个月,制药巨头艾伯维(AbbVie)便以一场高达19.25亿美元的重磅交易,宣告了其争夺下一代肿瘤免疫制高点的决心。7月10日,艾伯维宣布与IGI Therapeutics达成协议,拿下首创三特异性抗体ISB 2001在主要市场的权益。
艾伯维宣布与IGI Therapeutics达成协议,拿下首创三特异性抗体ISB 2001在主要市场的权益。
重金押注下一代"智能导弹"
公开信息显示,这笔交易包括7亿美元预付款,12.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外加丰厚的两位数分层特许权使用费。艾伯维的目标明确,就是ISB 2001,全球首个且目前唯一进入临床的 CD38×BCMA×CD3三特异性抗体。不同于当下热门的双特异性抗体,ISB 2001 能够同时锁定骨髓瘤细胞上的两个关键靶点 --BCMA 和 CD38,并借力 CD3 激活 T 细胞。这一独特机制赋予它在对抗癌细胞抗原逃逸方面强大的潜能。当癌细胞试图通过下调某一单一抗原来躲避治疗时,ISB 2001 仍能凭借另一抗原维持结合能力,从理论层面显著降低耐药风险,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带来持续有效的治疗希望。
在技术实现层面,ISB 2001依托IGI专有的BEAT®蛋白平台。这一平台凭借核心创新解决了传统双 / 多特异性抗体开发中的诸多棘手瓶颈。其巧妙之处在于采用通用轻链库与 TCR 接口重链配对技术,在保留天然抗体结构稳定性的同时,实现了多特异性功能。与众多经工程化改造的抗体相比,BEAT®平台产出的抗体展现出低免疫原性、高产量以及延长半衰期等卓越药学特性。
在刚结束不久的2025年ASCO年会上,公布了ISB 2001的早期临床数据。在剂量≥50μg/kg的35例深度预处理复发/难治性骨髓瘤患者中,ISB 2001实现了79%的总体缓解率(ORR)与30%的完全缓解/严格完全缓解率(CR/sCR)。这些患者中多数曾接受过BCMA靶向治疗,这意味着ISB 2001在耐药患者群体中仍能诱导深度缓解。安全性方面,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初步印证了三特异性设计在提升疗效和安全窗口(治疗窗)上的理论潜力。
艾伯维的焦虑与反击
上个月,艾伯维刚在血液肿瘤王牌Venetoclax上摔了一跤,管线亟需强心针。虽然手握全球销售额领先的BCMA CAR-T疗法(breyanzi),但艾伯维正面临严峻挑战,来自BMS、强生等对手的双特异性抗体产品Tecvayli,凭借更低的成本和门诊注射的便捷性,正在快速抢占市场。
面对压力,艾伯维选择双轨并进的策略。今年 1 月,艾伯维刚与先声药业交易三抗SIM0500,靶向BCMA/GPRC5D/CD3,快速补充多发性骨髓瘤管线,稳住阵脚;短短半年后,艾伯维又豪掷千金押宝三抗 ISB 2001,这一举措显然是其着眼于长远布局,力求在未来竞争中掌握核心武器,重新定义多发性骨髓瘤治疗格局。纵观艾伯维近一年的动作,21亿美元收购体内CAR-T公司Capstan、布局siRNA平台,它的战略转向大举投入免疫肿瘤学、神经科学和前沿技术平台,用"资本+科学"的组合拳,重铸增长引擎。
IGI的崛起:平台价值的有力背书
交易的赢家不止艾伯维。IGI Therapeutics作为印度Glenmark与美国Ichnos Sciences的合资结晶,凭借这笔交易不仅获得了支撑其未来数年独立运营的巨额资金,更让它的BEAT®技术平台价值得到了顶级巨头的背书。IGI已明确表示推进IPO计划,其"平台孵化-临床验证-授权/上市"的商业模式路径逐渐清晰。
BEAT®平台的魅力在于它的"可编程性"。它能模拟天然抗体的结构,借助共同轻链库与TCR接口重链进行配对,能够灵活设计出同时结合T细胞(CD3)、髓系细胞以及肿瘤抗原的多功能抗体。这种技术外延性,使得IGI从一家单一产品公司成功跃升为一家平台型生物技术企业,其价值释放路径已经通过与艾伯维的合作得到了充分的验证,而未来在实体瘤和自身免疫疾病领域不断迭代的创新产品,将进一步打开巨大的市场空间。
全球竞逐:中国力量不容忽视
尽管 ISB 2001 在 CD3/BCMA/CD38 组合赛道上暂时领跑,但三特异性抗体这片蓝海已暗流涌动。尤其是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领域,以 CD3/BCMA 为核心靶点的组合已成为国际药企群雄逐鹿的焦点战场。据不完全统计,全球范围内已有 7 款靶向 CD3 与 BCMA 的三抗药物昂首迈进临床研究阶段,其中中国药企贡献了4款。
信达生物IBI3003作为靶向GPRC5D/BCMA/CD3的创新三抗,该项目代表了信达在血液肿瘤领域的战略布局。信达采用"多区域授权"策略,将创新药物在全球不同地区的开发及商业化权益拆分授予不同合作伙伴,最大化产品价值和市场覆盖。
康源博创/天广实MBS314这一合作项目体现了中国Biotech企业间的协同创新模式,通过整合双方技术优势加速三抗开发,目前处于早期临床阶段。
先声药业SIM0500作为中国三抗出海的标杆项目,该药物已获得美国FDA快速通道资格,并于2025年1月与艾伯维达成重磅授权协议。根据协议,艾伯维将支付首付款及最高10.5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先声再明还将获得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净销售额的分级特许权使用费。SIM0500是一款人源化GPRC5D-BCMA-CD3三特异性抗体,通过专有的T细胞衔接器多特异性抗体技术平台开发,结合了低亲和力而高靶向激活的CD3抗体,以及抗GPRC5D和抗BCMA的两种抗肿瘤相关抗体,表现出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强大T细胞毒性效应。
齐鲁制药QLS4131作为传统制药巨头转型创新的代表,在三抗领域的布局显示了中国制药产业整体升级的趋势。
时下,"中国研发,海外授权" 这一创新模式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重塑全球创新药价值链。在多抗体技术迭代的征程上,中国企业已与欧美巨头近乎并驾齐驱,同台竞技,成为全球医药创新版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当然,三抗的挑战也巨大。多靶点结合可能引发意想不到的脱靶毒性,为临床安全埋下隐患;三个结合域的分子结构复杂性呈指数级上升,生产和质量控制难度急剧攀升;临床给药方案亟待重新摸索与优化。尽管 ISB 2001 凭借初步良好的安全性赢得了 FDA 的孤儿药资格和快速通道资格,但这仅仅是这场漫长征途的第一步,未来仍需在大规模、长期试验中接受更为严苛的考验。
艾伯维愿意支付如此高昂的对价,必然对ISB 2001的商业前景抱有极高期待。参照现有BCMA疗法的表现,强生/传奇生物的CAR-T疗法Carvykti 2024年销售额达18亿美元;强生的双抗Tecvayli上市次年即突破10亿美元。如果ISB 2001能凭借临床优势占据可观市场份额,其销售峰值突破30亿美元并非天方夜谭,这也解释了那诱人的两位数分层特许权使用费。
结语
多发性骨髓瘤的竞争,已从追求"单一靶点的有效性",升级为追求"多靶点协同的持久性"。三特异性抗体正是这场进化中的关键,艾伯维的19亿豪赌紧急填补Venetoclax失败后的管线裂缝。但这场豪赌终究需要临床的终极验证,ISB 2001能否在更大规模、更长期的试验中,维持其惊艳的缓解率与安全性,将决定它究竟是颠覆治疗范式的革命者,还是过度工程化的复杂答案。
我们期待着 ISB 2001 带来更多令人振奋的成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照亮希望之路。
信息来源:
[1]Gurufocus.com.AbbVie and Ichnos Glenmark Innovation (IGI) Announce Exclusive Global Licensing Agreement for ISB 2001
[2]BioSpace.AbbVie Scoops Up Ichnos Glenmark's Lead Myeloma Antibody for Nearly $2B
[3]CancerNetwork.Novel Trispecific Antibody May Offer "Renewed Hope" in R/R Multiple Myeloma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组织召开
2025版《中国药典》将于2025年10月..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