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三伏天,建议大家少吃冰的,常吃4菜,润肠通便,提高身体代谢力
发布时间: 2025-07-11     来源: 健康养生常识

三伏天,蒸锅似的天气最易折腾人的肠胃,有些人嘴馋,渴了冷饮灌肚,热了生瓜凉果伺候,结果非但不解暑,反而湿从内生、腹冷气胀。我这把年纪,最怕看到年轻人把“凉”当解药。其实,这个时候最应该吃的,是温食、热菜、带点“通阳祛湿”的饭菜,用“食养”养对了脾胃,人才越吃越轻松。

今天我就说四道家常食材做的小菜,简简单单,却有润肠、提气、助阳散寒的妙用。

一、
酸菜炖土豆:助消化,通便排湿气

这道菜不油不腻、微酸开胃,搭配得宜,最养三伏的脾胃正气。酸菜偏温,有生津之效,又化食助脾;土豆健中和胃,润滑通肠,两者相遇,寒热相协,适合夏疲、腹胀、饭后倦怠之人。

做法:
——酸菜洗净切细;
——土豆切滚刀块,焯水去淀粉;
——锅内少油,鸡汤入锅,加酸菜爆香;
——倒入土豆中火煮软,加盐调味收汁即成。

有空你不妨试试,特别在饭量下降、口味变淡的时候,这一盘下肚,会让你暖从胃起,通透全身。

二、
青椒炒鸡蛋:醒脾利湿、缓解湿重困乏

伏天湿气重,脾最怕湿困,这时调一盘“青”味入肚最合适。青椒散风明目,中火炒香,有温通之性;鸡蛋柔润养阴,益气补中,两结合,清中带温,助阳不躁,是三伏不犯湿、不生火的协调之道。

做法:
——青椒切丝备用;
——鸡蛋打散,加盐搅匀;
——锅中热油,蛋液落锅炒定型,铲出;
——再炒青椒,断生后放入炒好的蛋,略调味收火。

你若吃腻了腊味、煎炸,不妨来这一盘,哪怕没加肉段,也能透出家常的气血之功。有时候,最简单的,才是最养生的。

三、
葱油鸡:益气补虚、醒阳振表

伏天外热内困,人容易乏力而不思食。鸡肉性温味甘,有补中益气、健脾强身之功。加上葱的疏发升阳、祛湿通络,二者合煮,既发散伏阴,也振奋阳气,正适合老人、小孩夏季体虚之时用来强根固本。

做法:
——鸡腿肉洗净煮熟撕丝;
——葱切段后煸香;
——鸡肉与葱油拌匀,加少许酱油、香油即可。

别看不炸不炒不红烧,味道清润却比大鱼大肉更贴体。若再搭碗素汤,吃完汗微出,通体轻松,正是“暑中藏阳,佐以轻补”的好样子。

四、
大葱炒肉:通气散冷、润肠活络

夏天虽然热,其实不少人腹中寒湿反生,这就是体表热、内寒积。此时任其进冷吃冰,只会愈虚愈堵。而葱通九窍,猪肉润燥滋阴,火上煸炒,叫“温中散滞”,对便秘、口淡、疲乏诸症皆有益。

做法:
——五花肉切薄片焯水备用;
——大葱斜切段;
——锅热爆香肉片,加葱段炒软,少许酱油上色收汁即可。

你若大便不润、腹胀少食,每周来这道菜两回,身体自然知道“怎么排、怎么散”,气也顺了,累也少了,好得很!

三伏天饮食三宜:

——宜温不宜冷,冷不在温度,在气机;
——宜淡不宜腻,油腻阻脾动,念在三伏最需通;
——宜动不宜静,纵是饮食再调,若每日大坐,于事无补。

结语:夏吃冰是“口快神伤”,吃对温食才算“扶阳护道”

人这一身气血经络,无一不靠食物参与调理。三伏最怕两个字:贪、懒。贪的是口,懒的是调。一碗冰镇西瓜,你吃得是爽,伤的却是气机;一盘家常热菜,其貌不扬,却胜过仙丹一二。

愿你别再一热就冲冰水,一馋就拎凉瓜。不如下厨炒一份“顺气养肠菜”,你会发现,饭后肚不涨,汗微起,心也静。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