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七月一碗汤,湿气走光光”7月常喝4汤,祛湿健脾,好处多多
发布时间: 2025-07-10     来源: 健康养生常识

入了伏天,许多人身上就开始冒“湿”,不是表面见水,而是浑身发困、不清爽,舌齿留痕、睡着腰重,全是体内湿气太重之象。七月乃阳极转阴之时,虽热气炙人,而湿气又重重裹身,若不祛除,易出现脾困乏力、肠道不适等诸症。

这种天里,清补不过汤,汤不重、不腻、不虚耗,若加点化湿健脾之材,便是以食养气的方中妙法。你家的灶台烧汤了吗?别再只煮排骨汤、骨头汤,这四道汤才是七月的“养脾祛湿方”。

① 玉米苦瓜汤——清热祛湿,行气健胃

此汤所用之材乃清淡平和,一汁入口,齿颊间甘苦交融,微苦之中,化燥除湿。**苦瓜清热明目,玉米利尿去水,连汤携渣皆有功。**脾胃之气得清通,湿自可出。

做法极简:苦瓜切片、玉米斩块,加上几片陈皮、少许赤小豆同煮一小时即成。无需多盐,保留原味,方为正道。

问你一句,吃饭是不是老觉得没胃口?舌头厚腻发白?那你该试试这锅汤了,清了湿,胃口才得恢复。

② 黄豆海带汤——化痰软坚,疏肝除浊

身上湿气重,大多伴油腻重杂之气,海带入肝经,可软坚解郁,黄豆通经养脾,二者相配,化痰平肿。此汤尤适脂异常、女子乳胀、男子中腹饱闷之人。

烹调之时,以黄豆一把泡水三小时,海带洗净切宽丝,加入姜片、几粒大枣,文火炖煮。汤色澄明清香,入口微咸,回味淡雅。

你是否时常腹胀、两腋发黏、喉中痰多?这汤每日来一碗,湿随汤散,浊随汗排,不干不燥,还兼顾了肠胃调理。

③ 玉竹橄榄汤——养阴清火,滋润肺胃

若湿久伤阴,则成“湿热”,人易躁、眼涩、皮肤发痒或生疮,玉竹润肺养阴,橄榄清咽利喉,此汤润中带收,走肺通肠,自是内调良品。

操作也易:干玉竹十克,鲜橄榄六七枚,洗净一同下锅,炖至汤色淡金,放点瘦肉提鲜即可。汤清甘润,不油不腻。

你试过清晨咽干不适、夜晚咳起唾黄痰吗?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一定别错过此汤,一周三次,湿胃俱清。

④ 南瓜尖汤——健脾补中,利君子安肠

南瓜尖不常被人重视,其实是“藏在菜市口”的宝物。其味甘微苦,归脾归胃,最宜久痢虚人、久坐不通、饮食懒散之体。

拣嫩尖水洗后,下锅同虾皮或小白菇煮汤,起锅前滴一两滴香油即可。不宜放蒜、放辣,以温养为主。

你是不是常坐办公室,肚腹不通、口气沉重?换汤喝吧,这一碗不耗成本,却可外清口中浊气,内安肠中郁火。

老夫我从不鼓吹“鸡汤大补”,那是炖给虚热之身的。中医养人,从不求快,而是慢调、顺势、养气、清湿,用的是食材本味的“平补”之法。

你下次再煮饭,不妨动手做一碗这样清润不腻的汤,炎炎夏季,外热内湿,把一身燥热润一润,把一身重气祛一祛。

**作为多年月下与人谈养生的经验来看:**想养好一个人,不必日日药粉汤剂、枸杞参茸,四季节气之间,自有时令之方。七月烦热,源在湿重,若不及时调理,九月一到,火毒更盛。日食一汤,调脾先行,人轻了,心宽了,病也就远了。你家的锅灶动了吗?哪一锅,是你今天该补的那份清汤?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