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据显示,每90分钟就会有人被确诊为“渐冻症”。患病者会逐渐失去说话、进食、甚至呼吸能力,最终被疾病无情吞噬,患者平均生存时间为2至5年。所幸,科学界不懈努力,持续向这一顽疾发起挑战,多款药物面世为患者带来了生活的改善,且当下近百款ALS管线也进入临床阶段,为迫切需要创新疗法的患者带来新的希望。作为全球医药及生命科学行业创新的赋能者,药明康德多年来也一直在支持包括渐冻症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新药开发,以一体化、端到端的CRDMO服务平台,助力全球合作伙伴加速新药造福病患。
“渐冻症”是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的俗称,这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运动神经元,患病者会面临肌肉逐渐萎缩和无力,以至瘫痪,似乎身体被逐渐冻住一般,从无法行走到无法说话、吞咽、呼吸,最终导致呼吸衰竭。
ALS协会数据显示,每90分钟就有一人被诊断出患有这种疾病。ALS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2至5年,也有一些患者生存期可能更长。来自Mayo Clinic的数据显示,约10%的ALS患者是家族性遗传原因,其他患病原因尚不明确,目前大多理论集中在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复杂相互作用方面。家族性遗传ALS可由多种基因突变引起,例如SOD1是常见的突变基因之一。
“渐冻症”已被发现200多年,但治疗方法突破尚且有限。近30年来,一些治疗药物逐步面世,例如利鲁唑(riluzole)、依达拉奉(edaravone)、Relyvrio(苯丁酸钠和牛磺酸二醇口服固定剂量配方)和托夫生(tofersen)等,以延缓患者的病程进展并以及改善症状。尤其托夫生获批用于治疗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突变的患者,成为FDA批准的首款治疗遗传性ALS的反义寡核苷酸(ASO)疗法,也是首款基于生物标志物加速批准的ALS疗法。但由于疾病机制本身的复杂性等挑战,现有疗法依然无法完全阻止或逆转患者的神经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依然存在巨大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
通过公开资料梳理,当下有近百款新药正处于积极的临床研究,探索治疗渐冻症的潜力。这些药物中,小分子占比过半,还包括寡核苷酸和多肽药物、细胞和基因治疗药物、抗体药物等。整体来看,随着对ALS疾病前沿研究的突破,新靶点和新机制药物正在不断涌现。
新分子治疗ALS潜力凸显,寡核苷酸疗法率先突破
在“渐冻症”新药领域,寡核苷酸药物的进展颇引人瞩目。渤健和Ionis Pharmaceuticals联合开发的托夫生于2023年获FDA批准上市,代表了这一疾病治疗领域的重要进展。托夫生注射液作为一种ASO药物,可通过减少SOD1蛋白合成,减少毒性SOD1蛋白的蓄积,从而减轻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减缓疾病进展。这一获批是寡核苷酸药物用于治疗“渐冻症”的率先突破,更为SOD1突变患者带来了靶向治疗方案。
Ionis Pharmaceuticals研发的另一款ASO疗法ulefnersen(又名jacifusen)也进入了3期临床研究阶段,该产品正在被开发用于治疗由融合肉瘤(FUS)基因突变引起的ALS患者。大冢制药于去年11月通过合作获得该产品的全球权益。研究显示,FUS突变在家族性ALS中的致病比例为5%。今年5月,《柳叶刀》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jacifusen可显著降低FUS-ALS患者脑脊液中神经丝轻链(NfL,其升高是神经元/轴突损伤和退行性病变指标)浓度多达82.8%。
在核酸药物领域,还有多款在研ALS疗法处于早期临床阶段,涵盖多个靶点。比如:
uniQure在研的AMT-162,其可表达一种可降低突变SOD1蛋白的miRNA,有望减缓甚至阻止SOD1-ALS的进展;
中美瑞康在研的siRNA疗法RAG-17,旨在靶向并沉默SOD1基因的mRNA;
QurAlis在研的靶向STMN2的ASO疗法QRL-201,STMN2为一参与神经修复和轴突稳定的蛋白质。研究表明,STMN2缺失导致轴突退化和肌肉内神经支配的丧失,是导致ALS患者瘫痪的主要功能缺陷;
Amylyx在研的ASO疗法AMX0114靶向calpain-2,calpain-2是ALS轴突变性途径的关键因素,轴突影响神经元传递。该产品今年6月获FDA授予治疗ALS的快速通道资格。
此外,今年4月另一则ALS新药进展也颇引人注意:Immunity Pharma的IPL344治疗ALS患者的2a期试验显示,与历史数据相比,IPL344治疗组患者的ALS功能评分量表修订版(ALSFRS-R)进展速度显著减缓58%至64%;接受治疗至少两个月的患者NfL水平降低27%;IPL344组未经调整的中位生存期为43.4个月,而历史对照组为19.1个月。IPL344是一种生物活性肽,能直接激活ALS患者体内受损的Akt通路,可针对ALS关键病理机制发挥作用。
实际上,以寡核苷酸、肽类为代表的新分子不仅在“渐冻症”领域取得突破,也是更广泛的罕见疾病新药研发的重要方向。这类药物的研发和生产技术门槛高,创新突破还面临不少挑战。而且,由于ALS等罕见疾病患者数量有限,新药研发成本更高、周期更长,也一直是行业重大挑战。这些,都需要创新生态圈的共同应对。
作为创新的赋能者,药明康德多年来通过其一体化、端到端的CRDMO新药研发平台,通过技术创新、高效协同和全链条服务,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从药物发现、开发、到商业化生产的全方位支持,助力提高新药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并加速造福病患。例如在多肽、寡核苷酸领域,药明康德旗下专注于寡核苷酸和多肽及相关化学偶联药物的WuXi TIDES平台,正在赋能全球合作伙伴为各类罕见病药物开发提供重要支持。
研发管线丰富,小分子占半壁江山
小分子药物也是ALS新药研发的主要突破方向。在目前的ALS研发管线中,小分子数量过半,且有近十款小分子新药已经进入ALS研究的3期或2/3期临床阶段。进展较快的产品包含:
NEUVIVO公司在研的小分子药物NP001(sodium chlorite infusion),已经于2024年12月向FDA递交上市申请,用于治疗ALS。NP001是一种小分子前药,在细胞内转化为taurine chloramine(TauCl),这一种经临床验证的调节剂,可以平衡先天免疫系统的促炎和抗炎过程,有望成为从免疫机制治疗ALS的药物。
MediciNova在研的小分子药物MN-166(ibudilast)也进入治疗ALS的2/3期临床阶段,它可抑制4型磷酸二酯酶(PDE4)和炎性细胞因子,包括巨噬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IF),有望治疗多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如ALS;
InFlectis BioScience在研的能穿透血脑屏障的小分子IFB-088(icerguastat)也在2a期试验中展示出良好安全性和潜在疗效。它能够选择性抑制真核翻译起始因子2B(eIF2B)的去磷酸化,增强综合应激反应,为细胞提供对抗各种应激的保护屏障。
此外,抗体药物、基因治疗药物等更多类型的新药也陆续迎来新进展。比如:神济昌华研发的以TRIM72为靶点的基因治疗药物SNUG01在美国获批IND,适应症为ALS。福贝生物开发的抗体药物4B02-01注射液已经在中国获批临床,该产品有望通过特异性激活TrkB受体的下游信号通路,起到神经保护和修复作用。
创新技术助力,加速ALS以及CNS疾病新药研发进程
根据文献报道,当前“渐冻症”新药研发呈现出新的趋势和突破方向。例如,随着对ALS遗传驱动因素、异常压力反应和免疫机制等病理因素认识的逐渐深入,靶点研发呈现多元趋势,作用机制也向多通路干预转变;基于基因突变、脑脊液蛋白或影像学将患者人群细分,生物标志物如NfL作为疾病进展预测指标,也被越来越多用于临床试验设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ALS作为一种神经系统疾病,其治疗必须将药物送入中枢神经系统(CNS),因此血脑屏障穿透技术的进步对该领域的新药研发突破至关重要。
在合力突破的过程中,药明康德都以全方位的支持,助力合作伙伴加速疾病创新疗法的开发。
以CNS疾病领域的血脑屏障穿透技术为例,公开信息显示,药明康德DMPK自2009年起开始进行CNS相关研究,拥有超过15年的临床前CNS药物研发经验,建立了针对CNS药物体外血脑屏障通透性评价的特色且准确性较高的“漏斗”模型。对于主要通过被动扩散入脑的CNS药物,“漏斗”模型的评估准确性为100%。通过完善的体外、体内测试平台,药明康德DMPK能够快速、准确、高效地对CNS药物进行全方位药代动力学相关评价,筛选出具有良好的脑通透性及稳定性的CNS候选药物。根据早前公开信息,该平台已完成包括常规小分子、治疗性蛋白、寡核苷酸等新分子实体类型项目百余项,成功助力全球客户多个CNS药物进入临床阶段。
关于举办四川省药品生产企业拟新任质量
各相关企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召开第七
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会第七..“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