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博上有一条博文受到热议:霉瓜子堪比砒霜,这是真的吗?霉瓜子的危害这么大吗?专家称,过量摄入才中毒,所以偶尔吃到霉瓜子不用太担心。今天我们来看看霉瓜子堪比砒霜的正确性!
微博热议霉瓜子堪比砒霜,专家称过量摄入才中毒
引起网友热烈讨论的微博原文是这样的:“很多人嗑瓜子时,都吃到过‘苦籽’。你知道吗?这种瓜子可能导致肝癌!瓜子一旦发霉,其中可能含有黄曲霉毒素,它是目前发现的化学致癌物中最强物质之一,常摄入可能增加患肝癌风险!”
黄曲霉毒素是何方“神仙”,竟有如此大危害?据科学研究调查表明,黄曲霉毒素确实是目前已知的最强致癌物之一。它的毒性远远高于氰化物、砷化物和有机农药,其中以B1毒性最大。当人摄入量大时,可发生急性中毒,出现急性肝炎、出血性坏死、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胆管增生。当微量持续摄入,可造成慢性中毒,生长障碍,引起纤维性病变。
那霉变瓜子里是否真的像网上流传的那样含有这种剧毒无比的黄曲霉毒素?要是不小心误食怎么办?专家表示,“并不是所有霉变的瓜子里都含有黄曲霉素毒素,霉变瓜子是否含有黄曲霉素毒素需要检测。”目前就他们所知,只是各类坚果霉变坏掉后,极易产生黄曲霉毒素而已。
所以,平时偶尔吃到苦瓜子或者误吞问题也不大,因为未必所有的苦瓜子都含有黄曲霉毒素,它真要导致人中毒还要有两个条件:一次性进入人体的量比较大,或者长期误食。所以广大“吃货”们也可以放下心来了。
吃到霉变瓜子吐掉并用清水漱口
如果是偶尔吃到一两颗苦味瓜子不要紧,只有一次性进入人体的量比较站长统计大,或者长期误食,才可能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误食被细菌、霉菌污染的瓜子,可能会引起恶心、呕吐、肠炎等症状,如果不慎过多摄入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瓜子,会增加肝癌的发病风险,并且变质的瓜子脂肪已被氧化,氧化的脂肪进入体内,会给人体增加有害的过氧化物和自由基,可导致人体衰老、肿瘤、心血管病等的发生。
由于黄曲霉毒素会在体内积累,较难排出,所以吃坚果类的食品最好掰开来看看果仁是否有变质,如果发现发黑、缩小、虫蛀、长霉等观感不好的果仁,要及时丢掉,通常这样的果仁容易出问题。如果是不小心吃到霉变的瓜子,可以吐掉,再用清水漱口就可以了。
专家建议,买散装瓜子时,要先闻一下瓜子有没有异味;尽量选择原味的,以免酸败味被掩盖;选择口感松脆、无酸味的瓜子;当发现瓜子仁变色,一定要丢弃。
存储食物要干燥通风,避免黄曲霉毒素产生
避免产生黄曲霉毒素,最主要的是食品的储存方法,食品中霉菌一般繁殖条件需要适宜的湿度、温度和氧气,尤其是湿度,所以在保存易污染的食品时,保证储存环境干燥、通风,低温低湿可以延长坚果的保质期。
同时专家也不建议一次购买大量坚果存放在家里,每次选购要适站长统计量,随买随吃,最好购买有独立小包装的。袋状包装的食品打开后如果不能马上吃完,应密封保存,最好在一周或半月内吃完。另外,瓜子内的油脂含量高,不宜大量食用,食用瓜子时,要控制好量,一天10克~20克最好。
如何避免黄曲霉毒素中毒?
消费者在选购竹筷、木筷时,总是为了追求天然选择裸色的筷子,但实际上,如果不涂上一层生漆的话,这些筷子很容易磨损开裂,食物残渣更容易残留在缝隙中,并滋生细菌。因此,使用几个月的或变色的筷子要赶紧换。超期使用的筷子会滋生各种霉菌,轻者可能导致感染性腹泻、呕吐等疾病,严重发霉的筷子会孳生“黄曲霉素”,可诱发肝癌。
此外,避免黄曲霉毒素中毒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坚果、花生、粮食等不要储存太久。使用前打开包装确认有无变质,如果明显发霉,存放食品坚决不食用。
2、防止食物霉变,注意食品的保存期。
3、加工、食用食品前用水冲洗,煮熟再食用。
4、不要囤油,不要生吃烹调油,久置的植物油可能有少量黄曲霉毒素。炒菜时将油加热到锅边冒出微烟,加入适量食盐烧至沸腾,盐中的碘化物能去除黄曲霉毒素的部分毒性。
5、多吃青菜。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青菜中的叶绿素等物质能有效降低致癌物质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并减少人体对黄曲霉毒素的吸收。菠菜、西兰花、卷心菜等青菜中富含叶绿素和叶绿酸。
6、搓洗米粮。黄曲霉毒素多存在籽粒的表面,家庭食用加工前站长统计,要充分搓揉,淘洗干净,搓洗可去除粮食表面的大量毒素。
最后提醒,黄曲霉毒素如不连续摄入,一般不在体内积蓄,一次摄入后约1周即经呼吸、大小便等将大部分排出。此外,人们应当避免吃霉变的食物。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