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多地迎来雨雪天气,人们该如何安全出行,远离跌倒和骨折呢? 跌倒可能会导致哪些问题?
第一类是软组织损伤。年轻人的骨骼较为坚硬,跌倒后发生骨折的概率没有那么高,反而是软组织损伤更常见,如踝关节扭伤、膝关节扭伤、骶尾部软组织损伤、腰背部软组织损伤等。有些人在跌倒时,会用手撑地或是肘关节着地,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容易出现上肢(如腕部、肘部、肩部)软组织损伤。
第二类是骨折。中老年人的骨质条件相对较差,往往存在骨质疏松,跌倒后易发生骨折。老年人因跌倒发生的骨折有几种常见类型。
一是髋部骨折。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患者可出现髋部疼痛、功能受限,丧失站立行走等活动能力。髋部骨折的老年患者在长期卧床养病期间,褥疮、呼吸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均较高,因而需要精心照护。
二是脊柱压缩性骨折。中老年人跌倒时如果臀部着地或背部着地,可导致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常见症状为腰背部疼痛,患者在活动和变动体位时可诱发疼痛。
三是腕部骨折。老年人跌倒时如果手腕着地,容易引起腕部骨折,表现为手腕疼痛、活动障碍、畸形。
骨折后有什么表现?
畸形 有些严重的骨折,人们从外观上可以看到明显畸形。
能活动是否意味着没有发生骨折?
不一定。骨折有很多类型,有些骨折会发生移位,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疼痛、功能受限、畸形。而在某些情况下,患者仅有轻微骨折(如骨裂、撕脱性骨折),有移位或移位不大,症状较轻,功能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应注意,轻微骨折也是骨折,人们不能掉以轻心,一旦发现固定部位疼痛、功能受限,即便症状较轻,也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发生跌倒时,怎样减少伤害?
跌倒的一瞬间非常考验人们的反应能力。年轻人的反应速度快,可采取一些保护性的动作,选择肌肉附着较多的部位着地,减少损伤。例如,年轻人在跌倒时可选择臀部着地,这样做受伤的概率更低。避免骶尾骨着地,以防造成骶尾骨骨裂。
此外,年轻人或有运动经验的人,在跌倒时可以顺势翻滚,从而卸掉这个力。但这种方法并不适合老年人。
雨雪天,老年人如何预防跌倒?
在雨雪天,老年人首先应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出行,建议做到以下几点。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