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C关键子公司研发人员不到30人,研投在中国上市药企TOP50之外,却一举拿下高达600亿元的巨额BD交易,上市不到1年市值狂飙300%。凭什么?
太魔幻。
寒冬凛冽,大雪纷飞,1个首付款高达8亿美元、潜在总交易额最高达84亿美元(约600亿元)的BD交易却火热炸出了个年度“医药第一股”。意料之中,这笔巨额订单还是来自国产ADC,但属实让人意外的是,600亿元对应的投入,还不及研投排在前面的50家上市药企。是不是性价比太高了?
不仅如此,作为一家上市还不到1年的药企,百利天恒市值却一路疯涨300%,前方肉眼可望石药、上海医药,其后是出海“前辈”康方、荣昌、和黄……与BMS的交易一官宣,百利天恒股价一飞冲天,开盘即20cm涨停,总市值超过了520亿元,完全可以出一本A股炸场秘笈了。
不过,拨开资本市场的迷雾与魔幻,回归企业和产品创造价值的基本面,百利天恒从一家传统仿制药企走到今日被证明研发实力这一步,其路径极具借鉴意义。从一个“无名之辈”到被全行业关注的新星,百利天恒也历经不少质疑,如不久前还被诟病其研发占营收比畸高,现金储备不足,仿制药集采不顺,有“以贷养研”之疑……
昂贵的FIC背后,竟是家小型Pharma
哪怕只倒退365天,回到去年那个凛冬,认识百利天恒及其核心产品的人绝非像现在这么拥挤。那时候百利天恒还未敲钟上市,他也还未在ASCO上凭借漂亮的临床数据一鸣惊人。
“是家创新药企吗?”现在总有人这么问。但实际上,百利天恒并不是一家年轻公司,其发展历史可远追溯至1996年,也是以仿制药起家。当年百利天恒的前身百利药业成立,在创始人朱义的带领下,很快推出了首款仿制药利巴韦林颗粒,一度成销量较为可观的大单品。
朱义的职业生涯也较为“魔幻”,本科学的无线电,后来是复旦大学生物物理硕士,川大企业金融博士。成立百利药业走仿制药路线后,卸下科研人员的“书生气”,带着销售队伍在一线拼杀。到了2003年底,百利药业的规模开始迅速增长,并组建了一支近400人的专业营销队伍。2006年8月,百利天恒注册成立,彼时其产品版图包含了化药仿制药和中成药制剂板块。这一阶段,百利天恒让自己在医药行业争取到了一定地位,不过还没有谈“创新”之类的字眼。
直至2011 年,国内多家创新药企密集成立,不少传统大药企也加大创新布局,百利天恒决定开始转型,大方向是布局全球创新生物药领域。但更明确的路径是什么?
值得注意的是,那一年刚好也是时隔11年“空档期”后、全球第2款ADC药物重磅上市的年份。虽然国内药企对这一领域还只是“浅尝辄止”,但亟需明朗创新方向的百利天恒,应该已经开始思考ADC这个方向。
4年后,百利天恒申请了第一个ADC药物专利,并立项多特异性(四特)抗体研发。同时期高调布局ADC的企业很少,但不少药企也在陆续以合作等方式打造自己的ADC技术平台。从时间线上来看,值得肯定的是,百利天恒申请首个ADC药物专利的时间,比石药研发HER2 ADC更早,也必然比DS-8201横空出世、掀起第一波ADC研发潮更早。
无疑,将时间线串起来,会发现作为一家规模并不大的传统药企,百利天恒转型一开始选择的路线便较具前瞻者眼光。
不过,眼光是一回事,实际执行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依赖仿制药和营销驱动的传统药企,团队大多缺乏自研的决心。因此在面对集采、国谈的挑战时,大多数传统药企都会选择先采取BD手段过渡,再逐步搭建自研团队,比如被称为“BD狂人”的华东医药。但值得注意的是,百利天恒的抗体、ADC产品,几乎均选择了自主研发。
研发太烧钱。百利天恒的研投在同行中并不算大,但基于其体量与规模,长达十年的研发投入仍颇为吃力。招股书及财报显示,研发投入方面,就近来看,2019年到2022年上半年,百利天恒的研发投入分别为1.81亿元、1.96亿元、 2.79亿元和1.73亿元;2023年前三季度,百利天恒实现营收3.78亿元,同比下滑21.37%;扣非后净利润为-5.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08.07%。亏损扩大的主因之一正是研发投入持续加大。今年前三季度,百利天恒基于核心双抗和双抗ADC产品已经步入到临床中后期,研发费用高达5.1亿元,同比大增79.77%。
临床费用的激增一度让百利天恒陷入被质疑可持续性的情形,很多分析认为百利天恒今年初的IPO融资撑不了多久,若仿制药板块迟迟不起量,叠加创新药有待上市等,资金链绝不乐观。
面对一系列质疑,公司在业绩说明会上的回应是:“公司信誉良好、经营稳健,已获得银行充足的授信”——结果被外界解读为“以贷养研”,更加不可持续。
2022年财报显示,百利天恒研发人员共574人,美国关键ADC子公司研发人员仅27人。
然而,回到这笔交易本身,在感叹这家仿制药企何其幸运、终于熬出头的同时,更要回到产品价值层面来思考,为什么百利天恒的ADC就能如此“高价”?这能给一众苦于创新转型的传统药企什么启示?又能再度引起什么样的反思?
整整8亿美元的首付款,百利凭什么?
一个传统药企,能在一条明星赛道造了个“全球独家”,还能带着这独一份的创新药一面征伐资本市场,一面征服MNC,凭什么?
不得不提,其具备绝对差异化的产品吊足了胃口。别人提双抗时他直攻四抗,别人卷ADC靶点、适应证时,他踏入尚处于早期探索阶段的双抗ADC领域,当寥寥的双抗ADC先驱因临床数据不达预期而股价数次暴跌时,他选择HER3这个还没有产品上市的靶点,推出具备全球自主知识产权的双抗ADC,关键是核心数据还很不错,且临床进展也较为迅速。
但能在一个热门领域打造独家门派,考验的更是前瞻性眼光、团队实力和布局速度。毕竟当大药企齐找好赛道做创新转型、所有类型企业又齐齐奔赴ADC领域的时候,一个规模并不大的传统药企想要将ADC当赌注,有速度没眼光的不行,有眼光没速度的,也不行。
2021年,百利天恒首款双抗ADC在国内获批临床。7年时间,其多个具差异化价值的技术平台逐步形成,且均是自主研发。其中,技术优势最显眼的在于全链条一体化ADC药物研发核心技术平台及生产技术平台,可以自主完成ADC研发生产全环节。而在ADC结构设计上,百利天恒在Payload一环较为突出(Ac接头技术,毒素技术,释放技术)。其双抗ADC采用了全新Payload片段,具有更佳的亲水性,同时不易聚集,在体内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抗肿瘤活性。
另一面,2023年产品能够脱颖而出的ADC企业,一定离不开核心团队或核心研发技术人员与ADC的深厚渊源。且双抗和ADC研发都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如双抗、多抗关于结构对称性和不对称性的工艺开发,ADC在抗体、linker、payload上的精准搭配与创新,这都对技术平台、团队实力等有很大的考验。
今年年初,百利天恒调整了募投项目变更情况,四抗临床拟投入募集资金金额从5.44亿缩减约一半,双抗项目也从5.36亿缩减至2.07亿元。但与之对应新增了ADC药物研究项目,拟投入募集资金3.42亿元。从其管线来看,目前百利天恒与ADC有关的产品超过了1/2。能够看出,百利天恒愈发重押ADC领域。
那么,ADC团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朱义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于是在去年,一次关键的人事变动在其内部发生。
2015年申请ADC专利前,百利与知名风投机构奥博资本在美国华盛顿打造了1个新药研发中心——西雅图免疫(Systimmune)。有了Systimmune后,百利天恒在国内外各设有一个研发机构。ADC抗体部分主要放在了Systimmune,payload部分放在国内,国内研发机构还负责抗体及ADC药物的后期开发。
Systimmune研发业务还覆盖细胞治疗、免疫治疗抗体药物和靶向治疗抗体药物,而国内研发机构还负责儿童药物、麻醉、重症、抗肿瘤药物的开发。除此之外,百利天恒旗下还设有1个抗体及ADC药物生产企业。
早前其在美国的研发人员在全公司研发技术层中占到的比例并不大,其中双抗ADC主要由卓识(美国高校背景)和一位名为Jahan Sa'lar Khaalili的人负责,后者尤其负责关键的早期研发、实验设计和药物筛选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从去年开始,百利天恒开始注重在ADC全球团队上加“砝码”。新增了100多名研发人员,最关键的是,子公司Systimmune有了新的首席医学官——Martín Sebastian Olivo。Martin Olivo曾担任第一三共全球临床负责人,推动了HER3 ADC产品U3-1402在美国的IND申报工作。除此之外,Martin Olivo还曾在吉利德、卫材等担任过多个临床关键职位,也曾引领过乳腺癌症疗法的临床开发。选择当地熟谙ADC游戏规则以及大适应证领域的CMO,这无疑对百利天恒推动核心产品在全球开展临床试验,有很大的优势。新的CMO加入后,也能明显看到,百利天恒的双抗ADC推进速度加快,也间接促成了今日这笔BD交易。
除此之外,今年4月,SystImmune还宣布集中成立一批临床科学顾问委员会,全是国外较知名的临床医生,在肿瘤治疗领域的ADC药物开发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如今纵览百利天恒现在的研发产品管线,几乎全为ADC或抗体,覆盖双抗、四抗、多抗、ADC、单抗ADC和双抗ADC,所有项目均为自研,纯粹的内生生长,且有数个全球独家品种。约20个进入到临床阶段的项目中,两大进展最快、面向最多适应证展开试验的产品一为双抗SI-B001,面向EGFR野生型非小细胞癌的项目已进入临床III期,另一个即为双抗ADC BL-B01D1,不久前也启动了III期临床,且今年7月相关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FDA批准。
2023年是国产ADC出海大年,整个领域大至Pharma小至Biotech,各家几乎都趁热打铁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都想寻找绝对的差异化,从“无名之辈”一跃成为新星的不在少数。但仍旧可以看到,ADC第一梯队尽管在量上取胜,数量直追全球技术先驱们,但能见面貌的ADC大多仍聚焦于应用层面的改良创新上,在靶点同质化的同时,暂时鲜少有取得重大突破的企业。但门道考究、有相对独特的设计、直冲FIC产品的百利天恒,已经证明了其差异化价值,这也是为何他被资本市场和MNC看重的核心原因。
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协会党支部召开2024年度民主生活会
2025年2月26日,我协会党支部积极..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