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目标“改变基因编辑领域”!再生元打算这么做…
发布时间: 2023-09-20     来源: 药明康德

自2017年美国FDA批准首个基因疗法Kymriah(tisagenlecleucel)用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以来,基因疗法领域在近年不断有所突破。然而尽管该领域持续进展,关于如何将基因载体有效率地递送至肝脏以外的器官与组织以扩大基因疗法的应用范围,一直是产业面对的挑战也是基因疗法领域突破的关键。对此,再生元(Regeneron)发现一项简单的方式——将抗体与病毒载体相连以靶向目标器官——或许是战胜递送挑战直接、有效的方式。

无论是直接使用病毒还是脂质纳米颗粒,基因载体在体内的递送最终多聚集在人体的清除器官——肝脏——当中。若是为了增加抵达肝脏以外靶器官的基因载体数量而提高剂量,常常会导致肝脏负荷过重而造成病患因肝毒性而死亡。因此基因疗法的开发目前多集中于那些肝细胞中异常表达的基因,例如靶向PCSK9以降低胆固醇。又例如目前美国FDA正在审评的镰状细胞CRISPR基因编辑疗法,通过使用接近移植手术的离体过程来避免递送问题。

凭着其在抗体领域多年来累积的专业知识与经验,再生元正在进行早期研究,打算将抗体连接于标准病毒载体之上,以促进载体专一性地进入特定细胞当中。目前该公司专注于开发靶向肌肉细胞与脑部的疗法,这些疗法目前展现积极的临床前数据。其中最先进的项目是一种针对肌肉细胞中名为CACNG1的蛋白质抗体附着到病毒载体上。根据今年美国基因与细胞治疗学会(ASGCT)会议上公布的数据,该疗法在小鼠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研究显示,与未经修饰的病毒相比,载体到达肌肉细胞的能力大幅增强,但进入肝脏和心脏的能力却大幅下降。

“我们相信我们已经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再生元的首席科学官George Yancopoulos博士在接受行业媒体Endpoints采访,谈到这一类疗法时说道。“我们希望宣布使用生物制品来递送基因有效载荷的计划,我们认为这有机会真正继续改变基因疗法领域。”

其实将抗体与病毒载体相连以促进其靶向递送这个想法早在1990年代时就有学者提出,并在临床前研究中展现一定程度的成功。然而阻碍此类疗法被实际应用在人体治疗的瓶颈便是大量生产的挑战。产业界必须能够说服监管单位其具备能力,可将大量生产中每个批次的药物,其抗体与病毒载体的偶联效率保有一致性,使得每个批次药物具备相当的治疗效果。而这也是再生元开发此类疗法时所面对的主要挑战。

对于再生元的早期结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生物工程研究员David Schaffer博士称之“有趣”,但在一封电子邮件中指出,“在技术上要实现可重复且稳健的规模化生产可能具有挑战性。”

然而再生元对此疗法的开发信心满满,再生元的基因疗法团队共同负责人Christos Kyratsous博士表示,他们正在推进两种将抗体附着在病毒上的方法,并在这两类方法上看见一致的结果。此外,再生元的领导者也指出他们在大规模生产抗体和不断扩大的腺相关病毒(AAV)载体团队方面的经验。“我们正在走向临床规模的病毒生产。”再生元基因药物部门执行董事Leah Sabin博士说道。

让我们期待再生元能够在基因递送挑战上早日做出推进可应用于临床的实质突破,以扩大基因疗法的应用范围,造福广大患者。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