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相继报道发现猴痘病例,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发布报告,全球报告的猴痘病例中已有超过8万例确诊。什么是“猴痘”?是否会引起大范围感染?都有哪些临床表现?有特殊的治疗手段吗?日常生活中又该如何预防呢?
✦+
+
1.和天花病毒同属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人兽共患病。该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对人类致病的4种正痘病毒属之一,另外3种是天花病毒(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被消灭)、痘苗病毒和牛痘病毒。其宿主范围广泛,主要为非洲啮齿类动物(包括非洲松鼠、树松鼠、冈比亚袋鼠、睡鼠等)。猴痘主要流行于非洲,属于地域性高发病。
✦+
+
2.人群普遍易感
猴痘病毒的主要传染源为感染猴痘病毒的啮齿类动物。病毒可经黏膜和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人-兽传播: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他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人-人传播: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也可通过飞沫、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等感染,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人群虽对猴痘病毒普遍易感,但无需恐慌。病毒快速检测试剂盒的应用以及有效的隔离措施,使得猴痘传播的风险相对容易控制。因此,正常工作、生活感染猴痘的可能性极低。而且既往接种过天花疫苗者,对猴痘病毒存在一定程度的交叉保护力。
调查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非地方性流行区感染猴痘病毒患者的病死率约0.1%,主要为既往未得到治疗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等免疫力低下人群。
根据近期国内病例报告显示,大部分猴痘确诊者为青壮年男性,目前暂无女性感染者。WHO报告,全球范围内的感染病例也以男性患者为主;男男性接触者为高发人群,提示性接触为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所以这类人群需特别注意。
✦+
+
3.皮疹和淋巴结肿大是主要症状
猴痘病毒感染基本上不会出现无症状感染者,所以感染后比较容易识别,潜伏期一般为5~21天。发病早期会有发热,可伴头痛、乏力、背部疼痛等症状。90%患者会出现明显的浅表淋巴结肿大,如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首先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及其他部位,皮疹数量从数个到数千个不等;皮疹会经历从斑疹、丘疹、疱疹、脓疱疹到结痂几个阶段的变化,结痂脱落后可遗留红斑或色素沉着,甚至瘢痕。
作为一种自限性疾病,猴痘症状可能持续2至4周,临床症状普遍较轻,预后良好。
✦+
+
4.治疗用好“三招”
目前国内尚无特异性抗猴痘病毒药物(包括疫苗),临床上对猴痘主要是对症支持和并发症的治疗。
1
缓解症状
注意补充营养、水分和电解质,高热者退热,皮疹疼痛者镇痛。
2
处理并发症
患者在出疹期间,可伴有明显痒感和疼痛,抓挠导致皮肤破损,常继发感染,在明确病原学的情况下可给予抗感染治疗;如出现角膜病变时,可应用滴眼液等辅助治疗。
3
心理支持
发病期间需要关注患者出现的情绪变化,如紧张、焦虑抑郁等,应加强心理疏导,必要时也可给予相应药物辅助治疗。
✦+
+
5.预防做好“三避免一监测”
1
避免与猴痘流行区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 (包括患病或死亡的动物)发生接触,处理染病动物或感染组织过程中,佩戴好防护用品。
2
避免接触猴痘患者使用过的餐具、床上用品、毛巾或衣服等。
3
避免与疑似猴痘患者进行密切接触,尤其是与疑似感染者发生性行为。
4
居家做好健康监测,提升对猴痘的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加强个人手卫生,注意消毒。
猴痘可诊、可治、可防,并不可怕。如果您近期有与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或在猴痘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的情况,同时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颈部等淋巴结肿大的情况,请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做到早隔离,早治疗。
关于召开第七届六次理事会的通知
各相关单位: 经研究,四川省医..“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