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吃完这种海螺,她心跳骤停了!出现这些症状及时就医!
发布时间: 2023-06-15     来源: 健康时报

浙江宁波一女子吃完两大捧海螺,心跳骤停!

据宁波晚报报道,今年51岁的张女士从事海边养殖行业,经常能接触到各种海螺。6月4日早上,张女士从塘中捞起大量海螺,煮着吃了。没想到,吃完1小时后她就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并逐渐出现口部周围以及舌部麻木,家里人急忙将她送到医院急诊科。

在洗胃过程中,张女士出现血氧饱和度急速下降,随后还出现了心脏骤停。经过医护人员抢救,终于转危为安。

毒性这么大,
到底是什么海螺?


在张女士接受治疗期间,根据其家属提供的照片,医生明确了张女士食用的是割香螺。

“割香螺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毒素是麻痹性贝类毒素,类似于河豚毒素,加热、盐腌、暴晒等加工方式均无法将毒性破坏分解,一颗小小的割香螺就可能致人于死地。”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第一医院ICU陈启江主任介绍,该毒素没有特效解毒药,中毒者主要呈神经性麻痹症状,死亡率较高。

陈启江介绍,每年宁海县都有因食用割香螺引发生命危险的患者。



患者家属提供的割香螺照片

据悉,割香螺也叫织纹螺、海丝螺或白螺,这种螺本身没毒,其毒素主要来自生长环境。目前市场上是禁止售卖的,已有多起因售卖割香螺被判刑案例。①

出现这些中毒症状,
一定要及时就医!


织纹螺盛产于东南沿海福建江浙一带,主要生活在近海边的礁石和泥沙地附近。每年的春夏季是织纹螺生产旺季,也是织纹螺食物中毒高发季节。
织纹螺的外形似圆锥、尾部较尖而细长,长度约1厘米、宽度约0.5厘米,大小与指甲盖相仿。织纹螺壳面常具有1-3条紫褐色或红黄色螺带,肉体为淡黄色。②


厦门疾控图

福建省厦门市疾控中心公卫科姜艳芳2019年发文表示,织纹螺中毒潜伏期最短为5分钟,最长为4个小时,目前无特效治疗解毒药物,死亡率极高。
误食织纹螺中毒的患者,早期表现为口唇、舌、指尖发麻,眼睑下垂。

不久即可出现消化道症状,主要有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渴、便血,进而出现肢端麻木、四肢无力或肌肉麻痹等神经系统症状。

重症者出现瘫痪、言语不清、声嘶、紫绀、呼吸困难、神志不清、休克,最后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

姜艳芳表示,若不小心误食织纹螺,如短时间内出现恶心腹痛,唇、牙龈、舌头周围刺痛、麻木等中毒初期症状,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并说明情况。③
越早治疗,抢救成功率越高。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