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热需要警惕演变为高热惊厥,但是高热惊厥的治疗药物地西泮该如何给药?今天我们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一、儿童使用地西泮,推荐静脉注射
地西泮 (即安定),长效苯二氮类药物。具有抗焦虑、镇静催眠、抗惊厥作用。主要用于抗癫痫和抗惊厥。高热惊厥[1] 好发于 6 个月~5 岁儿童 ,当高热惊厥发作时,达到 5 分钟时,需要应用药物止惊。
癫痫持续状态 ( Status epilepticus,SE) 发病率 ( 10~40) /10 万,死亡率可达 20%。
其中以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CSE) 更多见,最新综述[2] 显示:对于儿童 CSE 治疗建议:首选地西泮静注或咪达唑仑肌注,观察 5 min 可重复 1 次。
地西泮推荐用法:首剂 0.3~0.5 mg /kg,静脉注射,最大不超过 10 mg,必要时可重复,但多次重复给药易在体内产生蓄积。
二、地西泮注射剂中含苯甲醇
地西泮是一种有机弱碱,因其水中不溶,注射液的溶剂含 40% 丙二醇、10% 乙醇、5% 苯甲酸钠、15% 苯甲醇,以及少量注射用水。本品[3] 含有苯甲醇,禁止用于儿童肌肉注射。
地西泮注射液脂溶性高,肌注吸收慢而不规则,亦不完全,容易起硬结。反复肌肉注射可引起臀肌挛缩症[3]。
图源: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
三、指南如何推荐?
四、文献资料的结论是?
2000 年发表在顶刊杂志 BMJ 一项前瞻性研究 [7],比较咪达唑仑 0.2 mg/kg 鼻腔内给药和地西泮 0.3 mg/kg 直肠内给药治疗儿童发热性癫痫。结果显示:咪达唑仑鼻腔内给药与地西泮静脉注射疗效相当,到达医院后癫痫停止的总时间用咪达唑仑鼻腔内给药比用静脉注射地西泮快。
2008 年发表在 Pediatrics 一项 RCT 研究 [8],比较经口腔黏膜给予咪达唑仑与地西泮灌肠对于癫痫持续状态患儿止惊效果。结果显示:对于没有疟疾的儿童,经口腔黏膜给予咪达唑仑治疗效果更好,且两组呼吸抑制发生均较少。
2012 年新英格兰杂志,一项研究报道 [9],在 CSE 院前急救时,无论有效性还是安全性,咪达唑仑肌注均等同于劳拉西泮静注,复发率和插管率没有显著差异,止惊效果优于地西泮静注。
2014 年发表在 JAMA 杂志一项 RCT 研究 [10],比较小儿癫痫持续状态使用劳拉西泮 vs 地西泮的安全性或有效性。(患者静脉推注地西泮 0.2 mg/kg 或劳拉西泮 0.1 mg/kg,如有必要,每 5 分钟重复一半剂量)。结果显示在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儿童患者中,与地西泮相比,用劳拉西泮治疗并没有改善疗效或安全性。
2016 年一项网络 meta 分析 [11],针对咪达唑仑、劳拉西泮和地西泮治疗儿童癫痫持续状态的比较,共纳入 16 项随机对照试验,包含 1821 例患者。结果显示:非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和静脉注射劳拉西泮均优于静脉或非静脉注射地西泮,静脉注射劳拉西泮治疗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疗效至少与非静脉注射咪达唑仑相当。
综上,经鼻黏膜、口腔黏膜、肌注等途径给予咪达唑仑比经直肠黏膜途径给予地西泮止惊效果更好,与经静脉途径给予地西泮的疗效相当甚至更好。
查阅文献,不管是 RCT 研究或 meta 分析,均以研究与地西泮疗效或安全性比较居多,肌注循证依据较少,暂无高质量的证据支持儿童肌注地西泮,仍推荐静注为首选。
五、其他用药注意事项
(1)地西泮药物性质不溶于水,以丙二醇为溶剂。如果进行稀释,会使原制剂的溶液组分发生改变,故临床上应尽量不稀释而直接缓慢静脉注射。
(2)地西泮儿童首选静脉注射,其次直肠给药、口服,严禁肌注。
(3)成人可以肌注。但地西泮脂溶性高,肌注吸收慢而不规则,亦不完全,也不推荐肌内注射。
(4)地西泮 [2] 优点为快速、有效和半衰期短;缺点为过量后可致呼吸抑制及低血压。用药过程加强用药监护。
(5)用药可能导致临床上显著的身体依赖性,采用逐步减量的方式停用。
“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