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AI应用于大分子药物研发领域热度不减,多家公司借力AI开发的药物取得了积极的研发进展。Gritstone bio具备AI识别特异性新抗原技术,融入此技术开发的个体化癌症疫苗在临床试验中延长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期3倍。Aulos Bioscience通过计算设计的单抗具有独特的机制,其IND申请获美国FDA批准,新闻稿称这是美国首次批准通过计算设计的单抗进行人体临床试验。此外,本月还有开发了AI多肽药物发现引擎的FogPharma获1.78亿美元融资等值得一看的融资、交易资讯。
01
# 研发进展 #
借助AI平台识别特异性新抗原,Gritstone公布1/2期临床试验积极结果
11月10日,Gritstone bio公布了其在研个体化癌症疫苗GRANITE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作为一线维持疗法,以治疗晚期实体瘤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最新数据。这款癌症疫苗的设计首先从患者体内获取活检组织,对肿瘤进行测序,然后利用该公司专有的AI平台EDGE识别新抗原,再利用腺病毒载体(GRT-C901)和自我扩增mRNA载体(GRT-R902)递送筛选出的新抗原,旨在引发显著的T细胞反应,特别是CD8+细胞毒性T细胞。
此次公布的新数据显示,在曾接受过至少2线疗法的转移性微卫星稳定型结直肠癌(MSS-CRC)患者群中,此组合疗法帮助病患达到分子缓解,中位总生存期(OS)超过22个月,是过去接受3线疗法MSS-CRC患者的3倍(中位OS仅6-7个月)。
AI平台筛选靶点,癌症免疫疗法EVX-02的1/2a期临床试验结果积极
11月17日,Evaxion Biotech公布了其基于DNA的个体化免疫疗法EVX-02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用,治疗黑色素瘤的早期临床数据。EVX-02的使用首先需要对肿瘤组织进行基因测序,然后利用人工智能(AI)平台筛选出有潜力的癌症靶点,再制造个体化的可递送编码新抗原肽的DNA的药物。此次公布的结果显示,EVX-02安全性、耐受性良好,在所有患者中诱导强劲且稳定的CD4+和CD8+特异性T细胞应答。
Aulos Bioscience宣布其由机器学习算法设计的抗体IND申请获FDA批准
近日,Aulos Bioscience宣布美国FDA已经批准了AU-007的IND申请。AU-007是通过计算设计的人IgG1单克隆抗体,对IL-2的CD25结合部分具有高度选择性,拟用于治疗实体瘤。Aulos Bioscience的AI发现平台模仿了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方式,采用专有的机器学习算法来合理设计特异性、高选择性、功能性单克隆抗体。AU-007采用独特的方法,能够增强白细胞介素2(IL-2)的抗肿瘤免疫作用,并使免疫系统偏向于激活而不是抑制。此外,AU-007还能够防止IL-2与血管和肺内皮上的三聚体受体结合,有望显著降低与高剂量IL-2治疗相关的血管泄漏综合征和肺水肿。据新闻稿介绍,这是美国首次批准通过计算设计的单克隆抗体进行人体临床试验。
由机器学习算法设计,AU-007首次人体1/2期临床试验数据积极
11月10日,Aulos Bioscience公布了AU-007用于晚期实体瘤患者的1/2期临床试验早期数据。如前所述,AU-007是一种由计算设计的单克隆抗体。AU-007的早期临床数据显示免疫抑制性T调节细胞(Tregs)减少的趋势,CD8/Treg比值相应增加,初始γ-干扰素增加,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减少。在接受AU-007单药治疗的3例可评估患者中,仅出现1例药物相关毒性,3例患者中的2例病情稳定并继续接受治疗。在1例接受1.5 mg/kg单药治疗,每两周一次给药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观察到肿瘤缩小。
02
# 融资动态 #
FogPharma完成1.78亿美元D轮融资,借力AI挑战难以成药靶点
11月21日,FogPharma宣布完成1.78亿美元D轮融资。FogPharma致力于开发超级稳定α螺旋肽(Helicon肽)药物。FogPharma的Helicon肽药物发现引擎集成了定向进化、螺旋超稳定化学、包括深度学习和机器学习在内的人工智能、基于结构的药物发现等技术,能够迅速针对此前难以成药的靶点开发出多肽候选药物。其主要的Helicon肽开发候选药物FOG-001具潜力能精准、具选择性地破坏β联蛋白与转录因子TCF之间的交互作用,临床前研究证实此在研药物能通过β联蛋白依赖方式,抑制肿瘤生长并使得肿瘤缩小。
主流源生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运用计算化学和AI辅助开发创新药物
主流源生物宣布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富汇创投领投。主流源生物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聚焦多肽创新药物2.0的研发型生物科技企业。该公司利用其独特的多肽偶联药物(PDC)以及多功能肽药物筛选、优化平台,开发了一系列具有一类新药潜质的多肽药物。主流源生物通过计算化学和人工智能(AI)辅助的多肽设计技术,能够精确计算模拟药物与靶点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进一步通过适当的多肽结构修饰来提高成药性。目前,主流源生物已经布局多条管线,其中靶向CXCR4的多肽偶联药物MB1707正在美国和澳洲进行1期临床试验,旨在为CXCR4高表达的肿瘤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Juvena Therapeutics完成4100万美元A轮融资,推进蛋白质类药物开发
11月8日,Juvena Therapeutics宣布完成4100万美元A轮融资,由Mubadala Capital、维港投资领投,融资收益将用于推进公司人工智能(AI)药物发现平台建设,以发挥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s)的治疗潜力。Juvena Therapeutics开发了一个适用于广泛疾病适应症的计算平台,结合计算机筛选等技术,可以发现并筛选干细胞分泌的再生蛋白质,为慢性和年龄相关疾病药物开发创造了一种集成的方法。
03
# 交易概览 #
赛业生物与纽福斯达成战略合作,利用AI驱动的高通量平台剑指遗传性眼科疾病
赛业生物(Cyagen)宣布与纽福斯(Neurophth Therapeutics)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发针对特定类型遗传性眼科疾病的新一代腺相关病毒(AAV)载体,用于基因治疗。根据协议条款,赛业生物将应用其专有的人工智能(AI)驱动的高通量平台,发现具有优化组织靶向能力、组织特异性和可量产的新型AAV载体。与传统的定向进化方法相比,赛业生物已经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大量实验数据,并开发了专有的机器学习算法来加速AAV衣壳识别和优化过程。赛业生物和纽福斯都将负责在啮齿类动物和非人灵长类(NHP)模型中评估新型AAV载体的功能特性,纽福斯将负责对基于赛业生物新型AAV衣壳的基因治疗产品进行临床试验和商业化。赛业生物可以获得研究阶段和临床阶段里程碑付款,以及可能超过1.4亿美元的销售特许权使用费。
角井生物与佰翱得达成战略合作,依托AI赋能大分子药物开发
近日,角井生物与佰翱得宣布达成战略合作,此次合作意味着人工智能(AI)与冷冻电镜的更深层及更广泛的协作。佰翱得将基于冷冻电镜技术支持角井生物“中关村AI新药研发平台”,助力角井生物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和冷冻电镜赋能的药物研发。角井生物由哈佛大学统计系刘军教授与周一鸣博士共同创立,携手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共同建设了“中关村Al新药开发平台”,是前沿的AI赋能大分子药物开发的企业。角井生物积累了海量大分子药物数据,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系列针对大分子药物开发的AI算法。
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