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多说也能感受到行业的寒意,药活下去已成为主流共识,活下去得先稳住基本盘。没有基本盘,或者离开基本盘瞎搞,挂掉的可能性很大。
按中康资讯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医院端药品销售连续三个季度下滑,且下滑速率进一步扩大。
来源:中康资讯
从另一数据公司IQVIA的数据,也可看到,曾经风光的企业和产品,尽管依然在排行榜前列,但其中几家居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出现这样的情况,回望过去20年,几乎没有见到!
持续增长的企业不是没有,但在2022年,显得非常孤单。甚至连在疫情期间风光无两的疫苗和核酸检测企业,也有部分出现了亏损。而在大多数核酸检测企业的账面上,虽然数据好看,但高达60%-90%的应收账款,似乎看上去也透露了一些无奈和隐忧。
生物类似药企业,产品增长喜人,各种单抗在短短两三年间创造了多个十亿级大产品,然而,“集采无禁区”,连口腔种植牙、脊柱类耗材这类难度较大的品类也能找到治理的方式,生物类似药集采在技术层面并无太多障碍,剩下的就是时间问题。
2022年剩余不到100天,按惯例,企业这个时候已经拿出了明年的营销计划,但今年有些不同寻常,疫情的反复、市场的不稳定,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叠加在一起,要制定2023年的计划,真的不容易!
通过这一个月与一些企业的沟通,我发现,尽管企业的规模和产品结构、发展阶段不同,但都有一个强烈的危机意识:要活下去!不需要华为任正非把寒气传来,医药行业早就感到透心凉了。
政策与疫情双杀,不仅是寒意的问题,而是反复纠缠,信心丧失,很多企业的业务从迷茫到焦虑再到停摆,直到躺平,“一键四联”。危言耸听的话无需再说,2020年就初显端倪,2021年有些小反弹,但进入2022年,情况更加不容乐观,生与死的真正考验,可能就在2023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大多数企业而言,先别制定什么增长计划,能够守住之前的基本盘已经实属不易。
对,2023年的企业目标,其实很简单:先活下来!怎么活下来?先稳住基本盘。
如果思路到了这一步就好说了!
什么是基本盘?不知道有多少企业考虑过这个问题?
基本盘是你赖以生存的饭碗,是过去几年十几年贡献的现金奶牛,是你客户中的那前20%。
过去,只守住基本盘,同行会说你落伍,砖家讥讽为保守。但如今,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基本盘在过去滋养了你,使你活下来,未来这几年,请你也多多维护它,降本增效才是王道。
近十年社会变得太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AI、区块链、元宇宙等各种技术及应用层出不穷,工作、生活及经济社会都高速迭代,医药企业也紧跟时代步伐,探索、试错、创新,这是好事。
这一切都是行业景气的时候玩的。市场繁荣时,医院、医生有兴趣关心新事物,头部企业有实力去探索,初创企业拿到融资有机会去试错。当然,更多的企业,哪怕是盲目跟风凑热闹,也不算多大问题。
但,当行业景气下行时,你让医院贴息贷款添置设备,都不一定有想象的那么容易的时候,这可能危机要发生了。
随便举几个大家几乎天天都能见到的“新情况”。
药品耗材集采,医院报量不积极,只敢用中选产品,备选搁置一边,未中选更是几无可能;
进药只进基药,只要基药,只用基药,完全合规,符合政策,没毛病。
再有,DRG/DIP不断落地实施,医院的消极抵抗远超过积极推进,更别说被罚了几千万甚至上亿的医院......
对于企业而言,这一切都是业绩下滑的表象,医院都躺平了,企业还能做啥?
面对种种不利影响,企业界现在有个词“降本增效”比较流行,看上去很正确,但不准确。请问你要降低哪个领域的成本?增加的是效益还是效率?
整体降低成本是不现实的,用“会计思维”搞平均缩减开支是不科学的。请问正在成长需要注入资源的业务要不要降低成本?
同样,增加的是效果还是效率?如果是效率,那么方向不对路,效率越高死的越快。而对于增加效益,是一句正确的废话,等于没说,关键是从哪里?什么方式增加?
因此,与其用“降本增效”这样“正确”的提法,还不如踏踏实实盯住自己的基本盘,先稳住、再提升。
对于绝大多数处方药而已,特别是化学药+针剂,包括国谈品种在内,基本盘就是医院,老老实实做好院内,别盲目跟风搞什么院外渠道,双通道也不是针剂玩的,不信你试试看?复杂的医疗流程能让患者重新返回医院而不是DTP药房,高昂的运作成本完全抹杀当前的所有模式。
网售处方药放开了,似乎解决了很多品种的出路,但是,这只是在理论上开辟了一个线上渠道,请问扣除疫情因素后销售量在C端因此而暴增了吗?
处方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因为其产品、使用、支付及监管方式等诸多原因,还不会一夜之间像普通消费品那样完成线上的渗透。而反过来,很多企业会考虑医院这个最大的基本盘的利益,而不能马上拥抱互联网。
当然,随着政策、消费者习惯等诸多条件的改善,未来线上渠道是否也成为基本盘,这需要长时间观察得出。处方药企业慢一些进入不会丧失竞争力、丧失市场地位,不用操之过急。
对于从未在基层市场投入过,甚至都没去实地看过乡镇市场的厂家,劝你先别急着下沉,特别是产品结构单一的厂家,广阔市场名字看上去很美,“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市场广阔,意味着需要有产品、人力、资金大把投入进去,并且还需要耐心以时间换空间,产品结构丰富,才能养活销售团队,只有靠产品+人,才能填满这个广阔的空间,否则几乎等同于自我放血、慢性自杀,死于成本倒挂。
“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