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巨头传出分拆或剥离仿制药业务的消息,这一次的主角是诺华与山德士。
10月26日,诺华公布2021第三季度财报,实现净销售额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5%;净利润27.58亿美元,同比增长43%。其中,诺华中国区业绩增长强劲,三季度销售额达到8.39亿美元,同比增长18%。
同时,诺华仿制药业务(山德士)净销售额24.02亿美元,同比下降2%。
财报显示出了诺华创新药业务与仿制药业务截然不同的境遇。诺华制药预计未来创新药物业务销售额将呈中间个位数增长,而山德士的仿制药业务销售额将呈中间个位数下降。
这或许也成了诺华再次审视剥离仿制药业务的“导火索”。
01 Cosentyx和Entresto拉动创新业务增长
财报显示,三季度诺华营业收入为32.33亿美元,上年同期为24.12亿美元,同比增长34%。实现净销售额130.30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22.59亿美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27.58亿美元,上年同期为19.32亿美元,同比增长43%。
从具体业务板块来看,创新药物业务净销售额为106.28亿美元,同比增长8%。其中,制药部门销售额增长了8%,Entresto、Cosentyx、Zolgensma增长强劲,增长均超过20%。其中,Entresto是诺华增速最快的药,销售额同比增长44%,达9.24亿美元。最贵药物Zolgensma继续增长28%,在三季度销售额达到3.75亿美元。Cosentyx三季度销售额达12.47亿美元,同比增长22%。
同时,Cosentyx也是诺华销售额最高的产品,Entresto紧随其后是创新药业务销售额亚军;Gilenya凭借7.03亿美元的销售额拿下诺华创新药业务销售第三名。
诺华肿瘤部门实现5%的增长,其中Kisqali、Jakavi、Promacta/Revolade展现了强劲的增长势头。Kisqali增长27%取得2.32亿美元的季度销售额,Jakavi增长26%实现4.26亿美元的销售业绩,Promacta/Revolade的销售额也增长18%来到5.22亿美元。
此外诺华指出,仿制药上市带来的竞争对创新药业绩产生了3个百分点的负面影响。
诺华首席执行官Vas Narasimhan表示,Cosentyx和Entresto的强势增长让诺华实现了强劲的创新药物业绩,使公司能够提高这些产品的峰值销售指导。诺华提高了对Cosentyx、Entresto销售峰值的预测,Narasimhan透露,Cosentyx的峰值销售额至少为70亿美元,而之前的目标是不低于50亿美元,而Entresto预计将产生至少50亿美元的销售额,而之前的目标是至少40亿美元。
02 再次考虑出售山德士
与创新药业务实现超百亿美元净销售额、增长8%相反,仿制药业务业绩并不十分乐观。
根据财报,诺华仿制药业务(山德士)净销售额24.02亿美元,同比下降2%。诺华表示,虽然仿制药业务的销量增加了7个百分点,但由于竞争导致的药品价格下降,造成了9%的负增长。这一现象在美国表现尤为明显,山德士在美销售额降低了20%。
诺华表示正在考虑出售或剥离其仿制药业务山德士。
Narasimhan指出公司已经在开始对山德士进行战略审查,以确定它是否仍然适合诺华的长期增长计划。“诺华正在探索从保留该业务到分离的各种方案。尽管该部门去年创造了97亿美元的销售额,约占诺华总销售额的20%,但该部门今年的营业收入下降速度将超过先前的预测。”Narasimhan日前表示。
山德士成立1886年,1996年也是诺华集团的一个部门,山德士最初于2003 年作为诺华的仿制药部门推出。2020年,山德士净销售额为96亿美元,占该集团总净销售额的20%。
山德士是非专利药和生物仿制药的全球巨头之一,主要产品零售仿制药、抗感染类和生物制品。全球产品组合包括大约1000个分子,涵盖所有主要的治疗领域,产品覆盖超过5亿患者,在生物仿制药和非专利抗生素方面的在全球占据重要地位。
虽然山德士在仿制药制造方面已成为世界领先者,并且近年来其销量有所增加,但该公司仍受到各种因素的打击,对仿制药施加了下调价格压力。尽管山德士已转向生物仿制药等更高价值的产品,但其收益仍然下降。
对于审查与剥离山德士的举措,Narasimhan解释说,诺华长期以来都想让山德士"更加自主",包括在生产方面,现在这一进程已经深入到足以开始进行战略审查。"这是协同效应与自由度以及分配资本的能力,当然,所有这些考虑现在都会进行,"Narasimhan说,到2022年底会有更多审查细节。
消息一出,便有美股分析师指出,过去山德士对诺华增长的持续拖累或许会让战略审查受到股东的欢迎,让分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这也不是诺华第一次试图出售或剥离山德士了。山德士的业绩在2017-2018年连续出现下滑——2017年下降2%;2018年下降3%,已经出现有损诺华业绩增长的趋势。因此,在2018年,诺华计划出售山德士的部分业务。
诺华在当年宣布以10亿美元的价格,将山德士在美国的皮肤科业务和仿制口服固体制剂产品组合出售给印度仿制药企阿拉宾度(Aurobindo)的美国子公司Aurobindo Pharma USA Inc。这笔交易中包括大约300种产品以及额外的开发项目,其中包括山德士美国仿制&品牌皮肤科业务以及其皮肤病学开发中心。作为交易的一部分,阿拉宾度还将收购山德士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威尔逊以及位于纽约希克斯维尔和梅尔维尔的制造设施。交易结束后,山德士在美国希克斯维尔、梅尔维尔、新泽西的大约750名员工以及PharmaDerm品牌皮肤科业务代表也将转到阿拉宾度。
按照诺华的计划,与阿拉宾度的交易本应于2019年完成。交易完成后,山德士美国公司的产品组合将包括生物仿制药、增值药物和复杂生物仿制药,如注射剂、呼吸学和眼科学药物。山德士将继续专注于这些领域的临床开发、业务发展和投资。
然而,事与愿违,这笔10亿美元的交易最终告吹。
2020年4月,诺华宣布已与Aurobindo Pharma USA Inc.达成协议,终止向后者出售山德士美国通用口服固体、皮肤科产品业务,终止原因系该交易未在预期时间内获得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的批准。交易终止也在一定程度打乱了此前诺华战略调整的进程。
对于诺华出售山德士业务,有分析师曾表示,全球仿制药市场都处于降价风潮之中,仿制药微利时代全面到来,山德士的收入已经连续多年下滑,诺华若不尽快剥离非专利药业务,业绩压力将会持续升级。
03 MNC“瘦身”常态
诺华不是第一家试图剥离仿制药业务的跨国公司,显然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近年来,全球仿制药市场都处于降价风潮之中,仿制药微利时代全面到来。辉瑞、拜耳、GSK、诺华、赛诺菲等跨国巨头都在加快剥离非专利药,同时更加聚焦肿瘤、免疫制剂等药物的创新研发。
跨国巨头“壮士断臂”的代表当属辉瑞。辉瑞将其业务由原有的两大业务分拆为三大业务部门:创新药物、成熟药物和消费者健康。辉瑞将仿制药业务放入普强,与迈蓝合并,成立晖致。剥离仿制药业务普强后,辉瑞在2020年全球制药公司的排名从第3位跌至第8位;消费者健康业务与GSK消费者健康业务合并;而创新药物部分保持运营,作为主体继续加速发展。辉瑞曾表示,剥离仿制药与消费者健康业务后,新的辉瑞将是一家规模较小、以科学为基础、专注于创新的新公司。
诺华曾在2011年斥资约520亿美元完成对爱尔康的收购,但爱尔康2011年达到100亿美元的营收后增长放缓,到2015年甚至营收仅为98亿美元,不增反降。爱尔康业绩表现不及预期,诺华也在2018年宣布分拆旗下所有爱尔康眼部护理设备业务的计划。
默沙东则在2020年末宣布将公司业务分拆,女性健康、生物类似药及部分成熟药品剥离入新公司欧加隆。剥离后,欧加隆将负责药品上市后生命周期的管理,而企业研发管线则由默沙东负责。今年6月,默沙东宣布公司已经完成对欧加隆的分拆。
GSK也在今年6月宣布拆分消费者保健业务,成立“新葛兰素史克”。根据GSK首席执行官Emma Walmsley的规划,剥离消费者保健业务后,新GSK将专注于疫苗和特药。GSK计划在2022年年中之前,将消费者保健业务分拆为一家独立公司。根据规划,新GSK将专注于传染病、艾滋病、肿瘤学和免疫学,并将在2031年达到330 亿英镑(460亿美元)的销售额。
或许,对于跨国巨头来说,曾经大举收购并购、扩大自身体量的战略布局,已经被拆分非核心板块、专注核心业务所取代。
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