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综合 > 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
“有毒中药”与“濒危药材”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列为重大项目指南
发布时间: 2021-08-10     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转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编辑:蒲公英-绿茶

8月5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十四五”第一批9个科学部78个重大项目指南及注意事项。

“基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毒’中药减毒配伍研究” 重大项目指南,属于2021年医学科学部发布的6个重大项目指南之一。

“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研究”重大项目指南,属于2021年交叉科学部共发布6个重大项目指南之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按照新时期科学基金深化改革总体部署,根据“十四五”发展规划明确的优先发展领域,经广泛征求科学家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利用各级专家咨询委员会、双清论坛等开展深入研讨和科学问题凝练,形成了“十四五”第一批9个科学部78个重大项目指南(见附件)。现予发布,请申请人及依托单位按重大项目指南中所述的要求和注意事项提出申请。

一、定位

重大项目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超前部署,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和综合性研究,充分发挥支撑与引领作用,提升我国基础研究源头创新能力。

二、申请条件和要求

(一)申请条件。

重大项目或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具有承担基础研究课题的经历;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正在攻读研究生学位以及无工作单位或者所在单位不是依托单位的科学技术人员不得作为申请人进行申请。

部分重大项目对申请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二)申请要求。

1.重大项目的资助期限为5年,申请书中的研究期限应填写2022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

2.每个重大项目应当围绕科学目标设置不多于5个课题,并分别撰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重大项目只受理整体申请,项目申请人应当是其中1个课题的申请人(部分重大项目的课题设置数量和课题申请人有特殊要求的,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每个课题的合作研究单位数量不得超过2个。每个重大项目依托单位和合作研究单位数量合计不得超过5个(部分重大项目的合作研究单位数量有具体要求的,以相关重大项目指南为准)。

三、限项申请规定

1.申请人(不含主要参与者)同年只能申请1项重大项目。上一年度获得重大项目资助的项目主持人和课题负责人,本年度不得作为项目申请人和课题申请人申请重大项目。

2.除特别说明外,申请当年资助期满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正在承担(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以下类型项目总数合计限为2项:面上项目、重点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项目(不包括集成项目和战略研究项目)、联合基金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地区科学基金项目、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直接费用大于 200 万元/项的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仅限作为申请人申请和作为负责人承担,作为主要参与者不限)、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含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仪器设备研制专项项目)、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资助期限超过 1 年的应急管理项目、原创探索计划项目以及资助期限超过 1 年的专项项目[特殊说明的除外;应急管理项目中的局(室)委托任务及软课题研究项目、专项项目中的科技活动项目除外]。

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的人员作为主要参与者正在承担的2019年(含)以前批准资助的项目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2020年(含)以后申请(包括申请人和主要参与者)和批准(包括负责人和主要参与者)项目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3.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

4.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部门推荐)获得资助后,项目负责人在准予结题前不得作为申请人申请重大项目。

5.基础科学中心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正式接收申请到自然科学基金委作出资助与否决定之前,以及获得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负责人及主要参与者(骨干成员)在资助期满前不得申请或参与申请重大项目。

6.原创探索计划项目申请时不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获资助后计入申请和承担总数范围(资助期限1年及以下的项目除外)。

四、申请注意事项

(一)项目申请接收。

重大项目申请报送日期为2021年9月6日至10日16时。项目申请采取无纸化申请。

(二)申请人注意事项。

申请人在填写重大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或课题申请书)时,应当根据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和研究内容,选择科学问题属性。申请项目具有多重科学问题属性的,申请人应当选择最相符、最能概括申请项目特点的一类科学问题属性。

重大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或课题申请书)采用在线方式撰写,对申请人具体要求如下:

1.申请人在填报申请书前,应当认真阅读本项目指南和《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中的相关内容,不符合项目指南和相关要求的项目申请不予受理。

2.申请人登陆科学基金网络信息系统https://isisn.nsfc.gov.cn/(以下简称信息系统,没有信息系统账号的申请人请向依托单位基金管理联系人申请开户),按照撰写提纲及相关要求撰写申请书。

3.重大项目的项目申请人应在信息系统中首先填写“项目申请书”,然后给该重大项目课题申请人赋予课题的申请权限,未经赋权的课题申请人将无法提交申请。

4.申请书的资助类别选择“重大项目”,亚类说明选择“项目申请书”或“课题申请书”,附注说明选择相关的重大项目名称,根据申请的具体研究内容选择相应的申请代码(部分重大项目有具体要求的,按照相关重大项目指南要求填写)。

5.申请人应当按照重大项目申请书(项目申请书或课题申请书)的撰写提纲撰写申请书,如果申请人已经承担与所申请重大项目相关的其他科技计划项目,应当在报告正文的“研究基础”部分说明本申请项目与其他相关项目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申请书中的主要参与者只填写各课题申请人相关信息;课题申请书中的主要参与者包括课题所有主要成员相关信息。

6.重大项目实行成本补偿的资助方式,自然科学基金委将组织专家对建议资助项目进行资金预算专项评审。申请人应当认真阅读《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南》申请规定中预算编报要求的内容,严格按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办法》《财政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金管理的补充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完善科学基金项目和资金管理的通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预算表编制说明》等的要求,认真如实编报项目预算。

7.申请人完成申请书撰写后,在线提交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项目申请书和课题申请书应当通过各自的依托单位提交。其中课题申请书必须先于项目申请书提交,项目申请书待全部课题申请书提交完毕并确认生成项目总预算表无误后再行提交。

(三)依托单位注意事项。

1.依托单位应对本单位申请人所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对申请人编制项目预算的目标相关性、政策相符性和经济合理性进行审核。

2.应在规定的项目申请截止日期前(2021年9月10日16时)通过信息系统逐项确认提交本单位电子申请书及附件材料,无需报送纸质申请书。项目获批准后,将申请书的纸质签字盖章页装订在《资助项目计划书》最后,一并提交。签字盖章的信息应与电子申请书严格保持一致。

3.如依托单位在2021年度未上传过《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项目申请承诺书》(以下简称《承诺书》),应从信息系统中下载《承诺书》,由法定代表人亲笔签名并加盖依托单位公章后,将电子扫描件上传至信息系统(本年度只需上传一次)。依托单位完成上述承诺程序后方可申请项目。

4.依托单位在项目申请截止时间后24小时内,通过信息系统在线提交本单位项目申请清单。清单提交后,自然科学基金委方可接收项目申请材料。

附件:1.数理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2.化学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3.生命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4.地球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5.工程与材料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6.信息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7.管理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8.医学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9.交叉科学部重大项目指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21年8月4日

“基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毒’中药减毒配伍研究” 重大项目指南

中药安全性问题一直是制约中药产业发展和公众健康的关键环节。“有毒”中药的临床使用更是复杂且具风险,其与炮制、配伍及疾病体质状态等密切相关,呈现出毒性难以预测性,“毒-效”物质的不确定性、“毒-效”关系复杂性、安全用药剂量模糊性、个体体质差异特殊性等若干特点,掣肘中医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有毒”中药的研究应该与临床相结合,对于“有毒”中药的研究应在充分总结既往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面对学科发展的重大需求,源于药典,基于临床,理清思路,确定有限目标;从发现“有毒”中药毒性物质基础,寻找“有毒”中药毒性特征和转化规律入手,研究“有毒”中药体内过程,阐释“有毒”中药毒性机制,探索“有毒”中药减毒增(存)效配伍规律,提供临床安全用药策略。

一、科学目标

构建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常用“有毒”中药减毒增(存)效配伍的关键技术评价体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阐明其所在临床常用方剂不同证候条件下的“毒-效”表征、物质基础、体内过程及毒性暴露特征;明确其“毒性-功效-配伍-证候”关联关系,阐明其减毒增(存)效配伍规律及其机制;提出安全用药策略;建立“有毒”中药的药效物质和毒性成分数据库,形成针对临床常用“有毒”中药的科学认知、客观评价和安全使用、有效防控的系统方法。

二、研究内容

采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在常规毒理学、转化毒理学、毒理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药代动力学和临床医学多个层面,借助微生态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方法,采用系统生物学和转化医学理念,开展下列研究:

(一)“有毒”中药的毒性确证和毒性物质筛选研究(“有毒”中药毒性确证)。

(二)“有毒”中药的毒性物质体内暴露和体内过程研究(“有毒”中药的体内命运)。

(三)“有毒”中药的毒性机制及减毒增(存)效配伍研究(“有毒”中药毒性分子机制)。

(四)“有毒”中药的量-时-毒-效关联性及转化规律研究(“有毒”中药的毒效转化)。

(五)基于临床病证结合的“有毒”中药类方减毒增(存)效配伍研究(“有毒”中药的临床特征)。

三、申请要求

(一)针对上述五部分研究内容,分别设置5个课题。每个课题需围绕“基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毒’中药减毒配伍研究”这一项目主题开展创新性的系统研究,课题间应有紧密的有机联系。

(二)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基于中医临床常用“有毒”中药减毒配伍研究”,申请代码1选择H31。

“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研究”重大项目指南

濒危药材是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疾病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不可替代作用,但由于其濒临灭绝或已功能性灭绝,已严重影响中医药体系的完整性和中医药发展的可持续性。濒危药材研究涉及化学、药学、生物学等多学科领域,亟需通过多学科交叉融合,创新研究范式,解决濒危药材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及代用品研究的科学难题,为中医药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一、科学目标

聚焦临床常用濒危药材,阐明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揭示其生物学效应及作用机制,研制出1-2种名贵濒危药材代用品,创建濒危药材复杂体系研究新范式,发挥中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推动中医药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二、研究内容

(一)濒危药材复杂体系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精准表征。

选择疗效确切的濒危药材,明确其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种类、结构、含量、比例,及其与疗效之间的相关性,并阐明构-效关系、量-效关系、组-效关系以及协同作用等。

(二)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干预重要生命过程的机制。

针对濒危药材中的独特疗效物质,发现并鉴定其作用靶标与调控网络,揭示靶标蛋白及作用通路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功能,阐明这些物质对疾病的干预和调节作用机制。

(三)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的高效绿色制造。

解析濒危药材中独特疗效物质编码基因、合成及表达调控机制,突破独特疗效物质体外合成的关键步骤,实现仿生与异源合成等高效制备与人工绿色制造。

(四)濒危药材原创人工代用品的研制。

以天然濒危药材中独特疗效物质的结构、含量、比例、药效等为基础,遴选濒危药材人工代用品的最佳配方,研制与天然濒危药材化学成分一致、功效等同、安全性更高的人工代用品。

三、申请要求

(一)申请书的附注说明选择“濒危药材独特疗效物质研究”,受理代码T03。

(二)咨询电话:010-62328382。

滚动新闻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