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医共体,是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的主要抓手,是推动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是落实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提高人民群众医改获得感和减轻医疗费用负担的重要探索。为此,党和政府非常高度重视医共体建设,2020年医共体建设将迎来加速推进高潮,绩效考核作为“指挥棒”如何设计才能更加合理?分享交流一下笔者的研究和探讨。
认识医共体
县域医共体是指一个县域内的医院与其他医疗服务机构和组织联系在一起,重新整合构建的一个整体性的全新医疗组织架构。目的是以解决城乡居民看病贵、看病难和少生病、晚生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医共体与医联体的重要区别在于“共”,主要特征是法人代表的统一性和医疗组织的紧密性;医联体的主要特征在于“联”,是将同一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联系在一起,不改变医院间组织结构,是在原有的管理架构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个医疗共享与互助的系统,主要体现三级医院对下级医院的指导、帮助和无私支撑的作用 ,是优质资源下沉基层的输出和帮扶方式,而不是组织的渗透与一体化的重建。
政府高度重视医共体建设
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明确要在县域组建医疗共同体,逐步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推动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为推动县域医共体健康发展,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中医药管理局研究制定了《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9)121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底,在500个县初步建成目标明确、权责清晰、分工协作的新型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服务、责任、利益、管理的共同体。
《关于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方案》指出,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居民医药费用负担合理控制,有序就医格局基本形成。力争到2020年底,县域就诊率达到90%,县域内基层就诊率达到65%左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不断增加。
《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函〔2019〕708号),确定山西省、浙江省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省,北京市西城区等567个县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如何设计医共体绩效考核指标?
如何设计医共体的绩效考核指标,借鉴三级和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及公共卫生服务性质,综合制定。笔者提出绩效考核体系,一级指标4个,二级指标13个,三级指标43个,共同探讨。
点击看大图
总之,医共体建设进入快车道,也成为未来医改重要的“风向标”,政府对医共体绩效考核“指挥棒”将会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笔者之所以研究医共体绩效考核指标,主要是基于誉方医管在研发医共体内部运营绩效管理大数据平台建设的经验和感悟,与同道分享交流,不对之处,请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来源:医学界智库 作者:秦永方
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