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8月27日电 (记者 李亚南)《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40-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只有0.9%的患者知晓自己患病。专家27日在于京举行的第八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上呼吁,像对“三高”等慢性疾病进行防治一样,重视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症带来的危害,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管理,积极预防骨折发生。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前任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夏维波表示,骨质疏松症号称“沉默的杀手”,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公众的疾病知晓率亟待提高。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此前发布的《中国骨质疏松症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40-49岁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只有0.9%的患者知晓自己患病,50岁以上患者患病知晓率也仅为7.0%。专家称,过低的患病知晓率容易导致患者错失早期防治机会,一旦发展为中重度骨质疏松甚至发生脆性骨折,将严重影响个人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照护带来沉重精神和经济负担。
目前,骨质疏松症及脆性骨折正逐渐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挑战。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会长哈里布特指出,2010年全球髋部骨折人数已达270万左右,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其中一半的髋部骨折将发生在亚洲;此外,骨折高风险人群预计将从2010年的1.58亿增至2040年的3.19亿。
据介绍,忽视骨质疏松的防治,最直接和严重的危害就是骨折。在脆性骨折中,髋部骨折危害性最大、致残致死率最高。其次,髋部骨折还会给患者及整个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据国际骨质疏松症基金会估计,2010年中国髋部骨折的花费为94.5亿美元,到2035年将增长到199亿美元,到2050年增长到254亿美元。
哈里布特提示,低骨量人群是潜在的高危骨质疏松症患者,由骨量丢失引起的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大多数人认为随着年龄增加,骨量丢失和骨质疏松是自然现象,不是疾病,也无需防治,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哈里布特呼吁,各界如同对“三高”——高血压、高血糖和高血脂等慢性疾病进行防治一样,也要重视“一低”——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症带来的危害,加强对骨质疏松症的管理,积极预防骨折发生。
据悉,第八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大会于2019年8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为:“三减三健”,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完)
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