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际医学期刊《癌症研究》刊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及谢丹教授团队相关研究文章,该研究整合染色质开放测序(ATAC-seq)、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技术,通过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开展多组学测序,发现了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具有各自独特的染色质开放区域特征。
本文转载自“人民日报”。
近日,国际医学期刊《癌症研究》刊发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及谢丹教授团队相关研究文章,该研究整合染色质开放测序(ATAC-seq)、全基因组测序、转录组测序技术,通过对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开展多组学测序,发现了不同病理类型的肺癌具有各自独特的染色质开放区域特征。李为民表示,这揭示了肺癌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对未来开发新的肺癌靶向药物奠定了重要基础,有助于推动建立新的肺癌治疗方法和干预模式。
李为民介绍,近年来,肺癌基因组测序研究已揭示部分基因突变与肺癌之间的关联,但仍有一部分肺癌患者没有明显的驱动基因突变,而是在表观遗传层面发生了改变。其中,染色质开放区域是一项重要的表观遗传学特征;开放染色质的存在往往意味着相应DNA调控元件的激活,可以调控下游基因表达。鉴于复杂的基因调控模式,整合基因组、转录组、表观遗传组等多组学数据,从多层面揭示肺癌复杂的基因调控网络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肺鳞癌特有的开放区域出现在上皮细胞角质化过程有关的基因周围;早期肺腺癌特有的开放区域出现在与预后有关的基因周围。而且,研究者在肺癌样本中发现了一些较宽的开放区域分布,这些特殊的开放区域主要在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附近出现富集,他们不但表现出癌种特有的分布特征,还与基因表达的混乱程度相关。这一现象提示,宽开放区域可能参与了肿瘤基因调控紊乱的过程。
该研究发现了21个与基因组开放区域及转录本表达调控有关的数量性状座位。研究还证实了此前肺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中提出的,与肺癌风险相关的位点参与基因组调控网络的模式。这些调控位点及调控模式,可以作为肺癌诊断及药物设计的靶标,指导肺癌的精准化治疗。
“两新联万家,党建助振兴”甘孜行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两新工委、省市..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