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处罚结果公布 证监会罕见定性
发布时间: 2019-08-19     来源: 医谷

“康美药业财务造假事件”109天后,证监会对其作出了处罚。

8月16日,证监会官网发布《对康美药业等作出处罚及禁入告知》消息称,经查,2016年至2018年期间,康美药业涉嫌通过仿造、变造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通过伪造、变造大额定期存单等方式虚增货币资金,将不满足会计确认和计量条件工程项目纳入报表,虚增固定资产等。同时,康美药业涉嫌未在相关年度报告中披露控股股东及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情况。上述行为致使康美药业披露的相关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

同时 ,证监会表示,康美药业有预谋、有组织,长期、系统实施财务造假行为,恶意欺骗投资者,影响极为恶劣,后果特别严重。证监会已经向涉案当事人送达事先告知书,依法拟对康美药业及马兴田等22名当事人予以行政处罚,并对6名当事人采取证券市场禁入措施。下一步,证监会将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申辩意见,坚持法治、专业原则,加快办案进度,用足用好现有手段,严格依法处罚。对涉嫌犯罪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在此次通报中,对康美药业的定性亦属罕见。证监会称,康美药业等公司肆意妄为,毫无敬畏法治、敬畏投资者之心,丧失诚信底线,触碰法治红线,动摇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根基。

同日晚间,康美药业也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相关当事人收到证监会《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以下简称《告知书》)。

《告知书》显示,具体来说,康美药业存在四大方面的问题:

一是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营业收入、利息收入及营业利润。

其中,康美药业《2016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89.99亿元;《2017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00.32亿元;《2018年年度报告》虚增营业收入16.13亿元。

二是存在虚假记载,虚增货币资金问题,2016-2018年累计虚增货币资金887亿元。

经查明,康美药业《2016年年度报告》虚增货币资金225.5亿元,占公司披露总资产的41.13%和净资产的76.74%;《2017年年度报告》虚增货币资金299.4亿元,占公司披露总资产的43.57%和净资产的93.18%;《2018年半年度报告》虚增货币资金361.9亿元,占公司披露总资产的45.96%和净资产的108.24%。

三是存在虚假记载,虚增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投资性房地产问题。

四是存在重大遗漏,未按规定披露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非经营性占用资金的关联交易情况。

经查明,2016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康美药业在未经过决策审批或授权程序的情况下,累计向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非经营性资金116.19亿元用于购买股票、替控股股东及其关联方偿还融资本息、垫付解质押款或支付收购溢价款等用途。

通常而言,官方点名最致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的上市企业,之后都会遭遇股价大跌、停牌甚至退市的风险。

在股价方面,截至8月16日收盘,康美药业的股价只剩下3.06元,市值仅剩下152亿元,相比2018年5月底创下的1390亿市值,一年多来,康美药业市值蒸发了1200多亿。

对于康美药业是否会退市,有律师表示,目前证监会是对康美药业作出处罚告知,并未出具正式处罚,无法得出康美药业已解除退市风险的结论。

不过,也有律师指出,如果后续在证监会查处中,公司涉及到重大违法的,仍有可能会触及退市。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