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药监局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促进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发展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提出,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可试行开展执业药师远程药事服务及远程审方业务,远程药事服务不能替代执业药师在岗执业,但可作为执业药师不在岗时的药学服务补充手段,这意味着“远程审方”不等于“执业药师在岗执业”,药店仍需要配备执业药师。
而就在四川省的这份征求意见稿发出的前两天,与其紧邻的重庆却发出了一份截然相反的文件,8月5日,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关于在全市药品零售企业推行执业药师远程药学服务和电子处方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对于开展远程药学服务的药品零售连锁企业,允许其所属门店的执业药师注册在总部。在营业时间内开展远程审方,其门店视同已配置执业药师在岗。
而与重庆对于远程审方一样持“等同”态度的还有云南、黑龙江以及福建等地,至于谁对谁错,有分析人士认为,四川的政策表述则更具“智慧”性和“灵活”性,给日后的监管留下了退路,在推动远程审方的同时,并没有放松对药店配备执业药师的要求。
不管对于远程审方究竟是何种态度和规定,归根到底是其实还是执业药师配置不足的问题。
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执业药师资格认证中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6月底,全国执业药师注册人数为495565人,环比增加6180人。每万人口执业药师人数为3.6人。注册于药品零售企业的执业药师445832人,占注册总数的89.9%,虽然近年来执业药师注册人数提速,但仍然无法匹配近50万家民营药店的需求,由此催生出了今年3.15曝出的“挂证”怪象,即药店虽然挂出该店的执业药师证,但药师实际都不在岗,这些执业药师证其实都是花钱租来的。
自“挂证”被严查后,药店的“抢药师大战”越发激烈,据有媒体报道,为招到人,比如像广州有些药店开出的薪酬甚至已经达到8000元—12000元/月,但现实是执业药师严重缺人,一万元一个月也招不到人 ,有业者感叹现在执业药师可谓是千金难求。
由此,自上而下地发出缓冲政策,推进远程审方就成为了执业药师配备问题的过渡手段,全国已有上述提到的如四川、重庆、黑龙江、福建等多个省市对远程审方作出了详细规定。
不过,对于该政策,有支持的声音,也有反对的声音。
相关支持者表示,如果能解决处方来源的问题,远程审方不失为一种解决执业药师数量不足、不同程度的执业药师挂靠、不在岗问题的有效手段,而且还能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同时,医药+互联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当前远程审方的技术已发展成熟,完全可以做到全过程监督监管,实现安全有效、追溯真伪。
反对者则认为,“远程审方”无法解决根本问题,其在实施过程中,不时遇到各种问题,比如今年3月,浙江温州就叫停了药店远程审方,温州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现,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不少连锁药店将远程审方用作解决执业药师不足的手段,却放松了对执业药师配备的紧迫感和积极性,给到店患者及时的用药干预和指导带来隐患。
因此,有分析人士表示,执业药师的多点执业放开不失为另一种解决方案,药师去不同药店提供药事服务,这样既为消费者提供了服务,又能把药店经营的成本降下去,还解决了执业药师缺口的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