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药物开发的捷径方法
发布时间: 2017-09-11     来源: 麦肯息讯

来源: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

概述:

科学家们说,一种新的、小规模的方法可能成为判断药物在细胞内生物利用度的捷径。

在美国国家科学院的最新一期杂志(PNAS)上,乌普萨拉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提出了一种新的、小规模的方法,可能会成为确定生物细胞内药物的一个聪明的捷径。

“发现治疗药物如何影响人体,意味着必须考虑许多影响细胞内部环境的不同因素。”我们的方法可能是实质上促进这一阶段的一种方法。”

演讲者,乌普萨拉大学的教授Per Artursson,负联合研究的主要责任,与SciLifeLab化学生物学平台的同事(由乌普萨拉和斯德哥尔摩大学,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和KTH皇家理工学院共同创建)以及英国Stevenage葛兰素史克公司合作。

大多数有希望的新候选药物只在人体细胞内有效,但缺乏快速确定细胞内药物数量的一般方法。由乌普萨拉大学药物输送组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现在可以通过一种新的、小规模、快速的方法来确定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在生物过程中可用的部分)。通过测量细胞内药物的未结合量,该方法考虑到当药物结合到不能发挥其预期效果的各种细胞成分时,药物部分地“消失”。这种“消失”的药物比例从一个分子到另一个分子不等,迄今为止很难预测,但现在可以很容易地用研究人员的小规模方法确定。

研究小组还证明,利用新方法,生物利用度可以用来预测药物分子在更高级的细胞模型中对特定治疗领域(如癌症、炎症和痴呆)的影响。

   “为特定的治疗领域开发模型需要时间,所以我们的方法可能在药物开发的早期阶段特别有用。主要的医药药物公司已经对SciLifeLab药物发现和开发平台是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Artursson说。

科学家们目前正在调查这种方法是否能预测体内药物的作用。这比细胞培养复杂得多。因为采集血样很简单,而取样组织则相当困难,生物利用度往往是根据血液中药物浓度预测的——一个相当钝的仪器。

进入靶细胞的药物的比例可能高于或低于血液中的比例。例如,这种药物可能与细胞的脂肪分子结合,分解或从细胞中运输出去。这些机制降低了细胞内药物的有效成分,即细胞内的生物利用度。因此,经常需要引入回顾性校正因子,以允许这些机制应用“药代动力学模型”来研究药物进入体内的途径。

“我们的初步研究表明,用简单的测定细胞的局部生物利用率来代替校正因子似乎是可能的。但是在我们弄明白组织和生物水平上利用的原理之前,还需要进行更多的实验。显然,细胞内的生物利用度正在成为药物研究的一个重要的早期仪器。”Artursson说。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