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BPH化药80亿市场,仿制药角逐洋品牌
发布时间: 2017-07-20     来源: 新康界

研究显示,60岁以上的男性有50%患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综合症,而80岁以上男性罹患BPH的可能性则直线上升到83%以上。

男性良性前列腺增生导致的尿急、尿频等排尿困难影响中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恰当,还可能导致泌尿道感染、膀胱憩室、结石、肾积水、血尿、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因此,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早期干预和治疗尤为关键。 

抗BPH市场2017将突破80亿

国内外BPH处方市场虽然基本接轨,但仍有一定的差距。据中康CMH数据显示,2016年前列腺用药市场规模已超过77亿元,增长率达到了10.29%,预计2017年将突破80亿元的市场规模。

值得一提,前列腺疾病用药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集中度,在重点城市样本医院BPH治疗化药市场的8个药物中,国产药物仅占据了18.32%的份额,而进口药占据了81.68%,呈现出洋品牌药与国产药严重失衡的格局。

抗BPH中西药对垒

相关数据显示,全球BPH处方市场一直在40亿~50亿美元之间波动,由于新药上市贫乏和仿制药上市,总体市场增长幅度较小。自2010年6月美国FDA批准了葛兰素史克的度他雄胺和坦索洛辛复合胶囊后,尚未见具有新作用机制的抗BPH药物问世。目前全球BPH市场TOP5的品种是度他雄胺、坦索罗辛、度他雄胺+坦索罗辛、赛洛多辛和非那雄胺。 

我国抗良性前列腺增生终端用药是一个中西药对垒的市场。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抗BPH市场TOP10公司业绩为4.7387亿元,占据BPH化药市场的96%。其中TOP5就占据了85.85%的市场份额。抗良性前列腺增生中成药占据着中医院、药品连所店、单体药店市场。国内BPH市场药物种类较多,主要品种包括普乐安、普适泰、前列舒通、尿通、泽桂癃爽、沙巴棕果实提取物、翁沥通等。我国抗良性前列腺增生总体市场化药与中成药市场格局基本平分秋色,而化药市场略胜一筹。

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国内重点城市样本医院BPH治疗化药市场为4.92亿元,同比上一年增长率为4.43%,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TOP8品种是坦索罗辛、非那雄胺、多沙唑嗪、特拉唑嗪、阿夫唑嗪、爱普列特、赛洛多辛和度他雄胺。

BPH治疗化药市场的TOP8药物中,进口药占据了81.68%,国产药物仅占据了18.32%。就品种而言,居于首位的坦索罗辛占据了42.93%,第二位的非那雄胺占据了37.74%,形成了典型的垄断局面。排名第三的多沙唑嗪占据了9.27%,其余5种药物共占10.06%的市场份额。

坦索罗辛领军BPH市场

坦索罗辛(Tamsulosin)属于三代超选择性长效α受体阻滞剂药物,最先由日本山之内公司(该公司后来成为安斯泰来的一部分)研发成功,1992年7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商品名为Harnal。为了扩大产品市场,山之内公司将美国和欧洲市场开发权转让给美国雅培公司、德国勃林格因格翰公司,以商品名Alna /Flomax上市进行销售。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2014版)将坦索罗辛列为LUTS/BPH患者首选治疗药物。随着专利到期,仿制药以价廉优势冲击专利药市场。2002年浙江海力生的坦洛新(Tamsulosin,坦索罗辛)在国内率先获得生产批件,商品名“齐索”。随后江苏恒瑞、昆明积大、浙江康恩贝、山东鲁南贝等5家生产原料药及其缓释制剂。2017年,坦索罗辛顺利进入《国家基药目录》的品种,在国内市场竞争势头强劲,市场增长率节节攀升。

非那雄胺老骥伏枥

非那雄胺是一种4-氮甾体激素化合物,是美国默沙东公司开发的特异性5α-还原酶抑制剂类药物。1992年6月通过美国FDA批准非那雄胺上市,1993年默沙东的非那雄胺以商品名“保列治”在我国上市。目前,已成为国内BPH市场领先品种之一。近几年,CFDA批准了多家国产非那雄胺仿制药上市。2016年进入重点城市样本医院非那雄胺19家,竞争中比上年少3家。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