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给孩子吃药往往存在很多误区,如果孩子误食了药物,家长应如何辨别?该怎么处理呢?7日,哈尔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儿童用药七大误区,同时指导家长如何让儿童安全用药。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许多脏器(如心、肝、肾)、神经系统功能发育尚不完全,对许多药物极为敏感。同时,孩子相对于成人肠管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肠壁薄,黏膜血管多,通透性强,吸收率高,肾小球滤过率低,排泄功能差。所以,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孩子影响很大,家长应避免给孩子吃药时的一些误区。
据悉,3~7岁的孩子较为好动,父母一不留神,他们就可能把药物悄悄吞下去。通常发现时,已经产生了较危急的情况,父母如何判断孩子误吃了药物?据了解,孩子误食药物后会出现以下某种或几种症状:孩子呕吐或表现出昏昏欲睡、嘴上或嘴里有异物残留、舌头和嘴上有灼伤的痕迹、嘴里有异味。
如遇到孩子误食药物,父母首先应带上所服药物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孩子的年龄、体重和身体状况等情况,然后告知医生孩子误服药物多长时间。
儿童用药7大误区
误区一:孩子偶尔体温稍微高出正常值,父母赶紧用一切办法降温,吃退热药像吃糖果一样随便。
误区二:有的父母把抗生素看成包治百病的药物,此举危害极大。许多抗生素如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服用后会出现耳聋;红霉素里的四环素,大量使用会造成肝脏的损害,孩子使用会影响牙齿和骨骼的发育问题。同时,抗生素还可使疾病产生耐药性。
误区三:虽然不少成人药品标注剂量时,注明“儿童减半”字样。有父母认为,药物多吃一点好,剂量少了达不到药物浓度,起不到治疗作用。
误区四:孩子生病变得虚弱,父母赶紧给孩子边吃药边进补,这样身体更强壮了,病也轻了。其实,补品不可乱吃,一来有些会与药物有冲突,二来有的补品含有激素的成分。
误区五:许多父母觉得维生素片补充更全面,生病期间应多补充,完全可以替代蔬菜、水果。
误区六:名贵药品疗效好,贵药就等于好药,能快速治好病。
误区七:用糖水给孩子喂药,这种服药方法虽然容易让孩子接受,但糖水会破坏药物的有效成分。
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学习传达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题会议
2025年4月22日,协会党支部组织召..关于收取2025年度会费的通知
各会员单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习八项规定 增强警示教育
近日,四川省医药保化品质量管理协..《持续合规 提质创新》 2025年度四川省
2025年3月24至3月27日,四川省医药..关于召开《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
根据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急指
四川省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