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唯你健康
唯你健康
《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发布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
发布时间: 2016-05-16     来源: 中商情报网

我国心血管病仍呈上升态势,年轻群体的冠心病治疗形势不容乐观,过早死亡情况严重。5月10日,由国家心血管病中心组织编撰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以下简称年报)正式出炉。报告显示,我国民众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普遍暴露,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的患病率持续增加,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遏制心血管病的持续增长态势。

超过肿瘤,心血管病仍是我国人群首位死因

2014年,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仍居疾病死亡构成的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其中,农村心血管病死亡率从2009年起超过并持续高于城市水平。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在农村为44.60%,在城市为42.51%。全国每5个死亡人中,就有2个是死于心脑血管病,而脑血管病则成为中国男性和女性的首位死因。

调查显示,在中国过早死亡原因排名中,1990年至2010年间卒中由第二位上升至第一位,冠心病由第七位上升至第二位,而且女性冠心病过早死亡情况更为严重。中国研究数据表明,卒中是影响中国人群期望寿命的第一因素,由此可见冠心病联合卒中是影响中国人群预期寿命的最重要因素。2007年-2011年北京地区调查显示,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冠心病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因此青年人的冠心病防治形势不容乐观。

“管住嘴,迈开腿”公众健康教育仍待加强

报告显示,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超重/肥胖、体力活动不足、不合理膳食和大气污染,仍是影响心血管健康的主要因素。在前三位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中,公众对血脂异常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强。2014年的一项荟萃分析显示,纳入2003-2013年14项研究,估算18岁以上人群中总胆固醇(TC)升高的患病率为7.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的患病率为7.6%,甘油三酯(TG)升高的患病率为13.7%,HDL-C降低的患病率为11.0%。

青少年的超重、肥胖率也明显增加,1985-2010年全国5次学生体质与健康抽样调查,2010年超重、肥胖率(9.6%和5.0%)分别是1985年(1.1%和0.1%)8.7倍和38.1倍。

与之相应的是体力活动的不足,2010年中国慢性病监测项目表明,成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率仅为11.9%,青壮年人群(25~44岁)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低于其他年龄组。体力活动不足者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显著增加。体力活动不足者IHD、缺血性卒中和糖尿病的死亡风险均增加。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副院长顾东风教授表示,降低心血管病风险关键还是要“管住嘴、迈开腿”,改善饮食结构,多吃水果蔬菜,减少脂肪摄入量,尽量低盐限油,少吃高热、高蛋白类食物,避免酗酒和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加强体育锻炼。

关注职业人群健康

与不良生活方式有关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职业人群的心血管等慢病的防治意识和举措仍然薄弱。

现在很多单位都为员工安排健康体检,即便是普通的体检项目,血脂、血糖、血压等基本指标也有助于员工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但更重要的是体检过后,往往就没有后续的健康管理服务了。有些外资企业设有健康管理师,对于单位人群的健康进行管理和督促,对于单位来说,设个健康管理师的岗位并不难,关键在于健康管理意识的改变。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