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剑桥大学
摘要:据一个国际研究所知,基因对人体疼痛感觉神经的产生有至关作用。 这项发现或对新的疼痛缓解方法的研发有重要意义。
基因对人体疼痛感觉神经元的产生有至关作用,这一观点已由剑桥大学领导的国际小组所证实。这篇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的发现,或对新的疼痛缓解方法的研发有重要意义。
痛觉感知是一种进化了的保护机制,在危险的环境和潜在组织损伤的情况下发出警告。然而极少数人英国人,约百万中有一位,天生无法感觉到疼痛。日积月累的自我伤害,经常使得这些人的寿命减短。
借助详细的基因图,两组研究人员通力合作分析了,来自十一个亚欧家庭的基因,其均受到一种名为“先天性无痛”(CIP)遗传病的影响。这使他们能查明基因PRDM12的变体原因。收到CIP影响的家庭成员,都携带两种变异体,如果他们只遗传一种变体,便不会受到影响。
小组提取了病人的神经组织活检,想查看到底有何不同,经观察并未发现特定的疼痛感知神经元。根据疾病的临床特征,小组成员预测,胚胎发育时期阻断了疼痛感知神经元的产生。他们也通过白鼠和青蛙的结合实验验证了这一观点,并通过人体试验培育出多能干细胞。(皮肤细胞被重置为“自主状态”,这使他们能在体内发育成任何类型的细胞。)
先前认为PRDM12和染色质的变形有密切关系,这是一种粘附在DNA上的小分子,其作用就像一个打开和关闭基因的开关(称作表观遗传学的效果)。研究人员发现,在CIP患者体内的所有的PRDM12变体“关闭”了基因的功能。染色质对特定特化细胞类型(如神经元)的形成尤为重要,这也为为何CIP患者无法正常形成疼痛感知神经元无提供了一种可能。
杰夫伍兹,剑桥大学的医疗研究机构的专家,也是此次研究的负责人说道,“感知疼痛的机能对于我们机体本身的自卫至关重要。然而我们对于剧烈疼痛的体会总是要远远深于感觉不到痛感的体会”。“其实对于新近的缓解疼痛的疗法的发展来说,以上两者都是重要的,如果我们了解了人体是通过何种机制缓解疼痛的,那么我们就和可能做到控制或者缓解那些恼人疼痛。
PRDM12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个已被确认是和感觉不到痛感这一情况所相关的因子。然而,在此因子之前被发现的两种因子已经促进了目前正经历临床实验的新型止痛药的发展。
剑桥大学的Ya-Chun Chen博士,也是此项研究的首个发起人,说道:“我们非常希望此种新发现的因子可以极大地填补止痛药发展上的空间,特别是考虑到近期在针对人类疾病染色质调控的药物上的成功。”他还补充道:“此次研究很有可能那些鲜于感觉不到疼痛的人群收益,而且会有助于新型缓解疼痛疗法的发展。”
资料来源:
以上报道资料由剑桥大学提供。注意:材料的篇幅和内容可能有所剪辑。
参考来源:
1.Jan Senderek et al. Transcriptional regulator PRDM12 is essential for human pain perception. Nature Genetics, May 2015 DOI: 10.1038/ng.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