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际新闻
国际新闻
研究揭示生物钟复位的分子机制
发布时间: 2015-05-06     来源: 药品资讯网

    地球的北部地区,我们大多数人都经历过时差,随后可能还有一些轻度的抑郁症。多年来,科学家已经了解,曝光效果在大脑中被称为视交叉上核的一组神经细胞,进而设置人体的昼夜节律,让我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弥补时差症状。
    然而,导致大脑不同部分内这些变化的基础分子机制还没有得到科学的研究。
    然而,麦吉尔大学和康考迪亚大学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科学家相信,他们已经发现了一种身体主时钟复位的信号通路分子。这些研究结果可能有助于成为睡眠障碍神经精神疾病等一系列疾病的治疗靶点,如抑郁症甚至自闭症。

    “这项研究是揭示一种机制,解释了光线调节大脑中的蛋白质合成,及如何影响生物钟的功能,”麦吉尔大学生物化学系教授即本研究的资深作者Nahum Sonenberg博士表示。
    这项研究的结果最近发表在一篇题为“Light-regulated translational control of circadian behavior by eIF4E phosphorylation.”的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Sonenberg博士和他的同事们致力于一种叫做真核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的研究,这为蛋白  质的翻译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这项研究中,研究者创造了一个突变版本的eIF4E,是不能被磷酸化并将其插入到小鼠的大脑。
    然后,研究人员观察到小鼠的一系列变化,分析了他们一系列的曝光时间的变化。有趣的是,他们发现eIF4E突变小鼠在光照变化下不能同步他们的生物钟。
    “虽然我们不能预测时间表,这些发现被转化为成临床使用,我们的研究打开了操纵生物钟功能的新窗口。“Ruifeng Cao博士表示。
    此外,调查人员发现,eIF4E的磷酸化推动两种蛋白已维持正常的生理节律,周期1和周期2都发挥着具体作用。研究小组观察到mRNA的转录水平增加了1到2个周期,以及增加丰富的蛋白  质和诱导期最终促进生物钟重置和允许精确计时的基础。
    “昼夜节律的破坏有时是不可避免,但它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目前研究的合作者康戈迪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西蒙·阿米尔博士说。这项研究是关于昼夜节律对我们的总体幸福感的重要性。我们对能够重置生物钟,提高成千上万的健康结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代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