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国内新闻
国内新闻
移动媒体对制药行业的促进作用与负面影响分析
发布时间: 2015-01-16     来源: 转载

    媒体一直以来对各个行业都起着及时有效的监督作用,尤其是近年来移动媒体的兴起,使得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面更广。加之近些年广大消费者对于产品质量,尤其是医疗产品适量的关注度逐渐提高,移动媒体对整个医药行业都在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媒体监督医药企业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的同时,我们会发现,有些媒体上流传的虚假信息不仅对企业利益造成了损害,甚至会误导患者用药,延误治疗,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近日笔者在浏览微信时,发现朋友圈上的一则消息。此消息由一个微信公众号发布,以《请尽快通知家人清理并转告》为题,报道了13种有毒胶囊,同时附图标注"央视曝光13中铬超标胶囊药物"。其中列举了13种包括:阿莫西林、诺氟沙星等在内的常见抗菌和抗病毒胶囊产品。此时正是感冒多发季节,笔者所看到的信息也是由一位孩子生病的母亲转发的。出于职业习惯,笔者对上述消息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网站上进行了核实,一直回溯到去年10月份,均未发现类似报道。后经网络检索,发现此新闻最初发布于2012年4月中下旬,为当时CFDA一次检查的结果。

  事实上此类事件在微信、微博等移动媒体平台上也时有发生,多数是由于不负责任的发布者并未对消息进行核查,或是希望通过各种吸引眼球的标题争取关注和点击率造成的。然而这些失去时效性或内容失实的信息却能在各移动媒体平台上广为流传,并误导广大患者。一方面这样的虚假信息会对制药行业造成伤害,可能导致消费者在选择药物时受到误导;另一方面,更严重的是患者在用药时受到此类虚假信息的误导,很有可能延误治疗。由于移动媒体平台自身的特点,消息传播速度更快,传播面更广,可能造成的后果也就更加严重

  在此,笔者作为一个药学从业人员,希望能借助"CPhI制药在线"这个制药行业专业平台呼吁广大同仁对此类信息进行及时和彻底的清理举报,一方面要保护制药企业的自身利益,更重要的是不能任由这些虚假信息误导患者治疗用药,进而产生严重后果。

  此外,希望我国媒体管理部门和医药卫生部门能够共同出台相关法律规定,针对发布此类虚假消息的媒体平台进行整治,尽可能消除移动媒体上的虚假消息,还广大患者一个干净的信息空间。

代理服务